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送张寺丞》
《送张寺丞》全文
宋 / 李觏   形式: 五言律诗  押[侵]韵

三载居邻县,得闻金玉音。

路遥相见少,道合受知深。

已矣瓜时戍,悠哉魏阙心。

归舟望不及,白日隐寒林。

(0)
翻译
住了三年在邻县,常听美妙的乐章。
由于路途遥远,相见机会少,但心灵相通更深沉。
如今瓜熟兵役期满,内心却向往着朝廷的安宁。
归乡的船儿望不到边,只看见夕阳沉入寒冷的树林中。
注释
三载:三年。
居邻县:住在邻近的县份。
金玉音:比喻优美的音乐或言辞。
路遥:路途遥远。
道合:志趣相投。
受知深:深深的理解和信任。
瓜时戍:指兵役期满,瓜熟时节。
悠哉:悠闲自在。
魏阙心:朝廷的心愿,比喻对官场的向往。
归舟:归乡的船只。
白日隐寒林:夕阳消失在寒冷的树林中。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李觏的《送张寺丞》。诗中的语言质朴自然,充满了对友人的深情厚谊。

"三载居邻县,得闻金玉音。"

这里 poet 描述自己在邻县居住了三年,期间听到了一些关于张寺丞的美好消息或是他的高尚品格,给诗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路遥相见少,道合受知深。"

诗人表达出对远方朋友难得一见的惆怅,以及他们之间情谊的深厚。即使道路遥远,他们的情意也能彼此理解和感受到。

"已矣瓜时戍,悠哉魏阙心。"

这两句诗描绘了张寺丞将要离开的情景。瓜熟时节象征着季节的更迭与生活的平淡,而“悠哉魏阙心”则透露出诗人对朋友即将离去所产生的一种淡淡的忧愁和无尽的思念。

"归舟望不及,白日隐寒林。"

最后两句,诗人通过归舟难以望见,以及白昼阳光被寒冷的树林遮蔽,来形象地表达了对朋友离去后的孤独和哀愁。

整首诗流露出诗人对张寺丞的不舍和深情,以及对于友谊的珍视。通过自然景物的描写和个人情感的抒发,诗人成功地传达了一种淡远而又深沉的情怀。

作者介绍
李觏

李觏
朝代:宋   字:泰伯   号:盱江先生   籍贯:来学者常数十百   生辰:1009—1059

李觏(1009—1059),字泰伯,号盱江先生,是我国北宋时期一位重要的哲学家、思想家、教育家、改革家,他生当北宋中期“积贫积弱”之世,虽出身寒微,但能刻苦自励、奋发向学、勤于著述,以求康国济民。他俊辩能文,举茂才异等不中,讲学自给,来学者常数十百人。李觏博学通识,尤长于礼。他不拘泥于汉、唐诸儒的旧说,敢于抒发己见,推理经义,成为 “一时儒宗”。今存《直讲李先生文集》三十七卷,有《外集》三卷附后。为纪念李觏,资溪县建有泰伯公园,塑有李觏雕像,李觏纪念馆正在建设之中。 
猜你喜欢

重过张氏园林

随处携鸠杖,狂时倒鹖冠。
晚山当座出,风竹满楼寒。
独酌世情远,长歌春事残。
不知桃李发,白首几回看。

(0)

漠北词三首

委羽山横塞北天,学飞雏雁夕阳边。
匈奴岁岁无争战,白马黄驼傍草眠。

(0)

送许参军归都下兼寄严冢宰敏卿

君不见岢岚州,云连雉堞生边愁。
寒天惨淡日易落,偏令鸟雀群啁啾。
郁潾结冰高于岸,逝水暗咽翻西流。
防秋复防秋,不虞岁暮烽火稠。
黠虏交攻孤垒破,马牛去尽犬羊留。
犬蹲屋角吠山月,鬼打钟声登戍楼。
三关父老且挥涕,当代应多卫霍俦。
都护时能练士卒,还念严冬穷到骨。
胡骑又从西北来,停鞭几为苍生哀。

(0)

哀哉行二首

燕京老人鬓若丝,生长富贵无人欺。
少年慷慨结豪侠,弯弓气压幽并儿。
自嗟迩来筋力衰,动须僮仆相扶持。
忽惊杂虏到门巷,黄金如山难解危。
余息独存剑锋下,子孙散尽生何为。
厩马北驱嘶故主,劲风吹断枯桑枝。
哀哉行,天何知。
¤

(0)

武皇巡幸歌四首

神武驱兵日,南征气赫然。
射蛟江水上,立马石城边。
羽檄飞三楚,霓旌拂九天。
功成凯歌夜,皓月送楼船。
¤

(0)

薄伐

薄伐元中策,论兵自古难。
汉唐频拓地,将帅几登坛。
绝漠兼天尽,交河荡日寒。
不知大宛马,曾复到长安。

(0)
诗词分类
喜悦 竹子 客愁 写山 写鸟 亲情 音乐 宫怨 贬谪 相思 惜春 惜时 宴会 桃花 愤世嫉俗 怀才不遇 长江 松树
诗人
富弼 任昉 谢惠连 王湾 卢延让 贾至 张继 卢象 武三思 郑成功 徐有贞 萧颖士 丘迟 赵执信 卢肇 吴嘉纪 刘凤诰 李冶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