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传狸骨与鹅群,惟有关西笔可珍。
镵刻所存犹劲健,欧虞信是捧心人。
空传狸骨与鹅群,惟有关西笔可珍。
镵刻所存犹劲健,欧虞信是捧心人。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李洪的作品,名为《次子都兄借杨凝式帖韵(其一)》。从字里行间,可以感受到诗人对书法艺术的深切情感和崇高赞赏。
“空传狸骨与鹅群”,这里的“狸骨”指的是古代名将赵云,传说他曾以一身之力抗敌于长坂,形象如同狸猫一般勇猛。诗人提及狸骨,是在赞扬其坚韧不拔的精神。而“鹅群”则是指唐代书法家王羲之,他的字体雄浑有力,如同鹅群飞行,姿态各异。
“惟有关西笔可珍”,这句话表达了诗人对关西(即唐代书法家颜真卿)的书法艺术的极高评价。颜真卿的书法以雄浑著称,被后世奉为经典,故而成为“可珍”的国宝。
接下来的两句,“镵刻所存犹劲健,欧虞信是捧心人”,则表达了诗人对古代碑帖的崇敬之情。这里的“镵刻”指的是石刻上的文字,即使历经岁月风霜,依然保持着当年的劲健气势。而“欧虞信是捧心人”则是在赞美那些能够领悟并珍视这些古代碑帖、以之为精神食粮的人。
总体来说,这首诗不仅展现了诗人对中国书法艺术的深厚情感,同时也反映出了他对于历史文化遗产的尊重和传承。
长干人家向江住,朱雀桥边旧衢路。
参差碧瓦扬青旗,系缆门前有杨树。
竹弓射鸭向汀洲,家家无井饮江流。
女儿数钱当酒肆,商人买笑开娼楼。
谢家子弟如兰玉,不见当时旧游躅。
夜深月满大堤寒,愁听陈王后庭曲。
送君策马此中行,秣陵遥接石头城。
愁来满引金陵酒,莫听秋风淮水声。
轻舟溯淮流,千里不见山。
披衣起清晓,忽睹青孱颜。
始觉客愁散,顿忘行路艰。
安得策飞筇,一造幽人关。
翻思在山日,千岩厌登攀。
物少乃足贵,不在美恶间。
役夫告我言,此下栖神奸。
嘘气成江河,须臾驾冈峦。
僧伽大威力,困彼一鞠悭。
石岩下无底,系以千连环。
至今风涛夕,犹闻响珊珊。
茫茫淮泗流,禹功不可刊。
传奇乃善诳,此语当重删。
作诗纪岩石,庶以开愚顽。
玄天无烈风,江水日夜清。
驰波渺东注,回流抱神京。
至哉钟水德,乃以龙为名。
舟樯万方合,雄丽殊百城。
昔云天堑险,今为衣带萦。
山川迹不改,人理有代更。
下马入官船,兹焉始孤征。
祀事有常期,中心念王程。
俯视万仞渊,不啻沟浍平。
涉川古所戒,事重躯命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