轻舟溯淮流,千里不见山。
披衣起清晓,忽睹青孱颜。
始觉客愁散,顿忘行路艰。
安得策飞筇,一造幽人关。
翻思在山日,千岩厌登攀。
物少乃足贵,不在美恶间。
役夫告我言,此下栖神奸。
嘘气成江河,须臾驾冈峦。
僧伽大威力,困彼一鞠悭。
石岩下无底,系以千连环。
至今风涛夕,犹闻响珊珊。
茫茫淮泗流,禹功不可刊。
传奇乃善诳,此语当重删。
作诗纪岩石,庶以开愚顽。
轻舟溯淮流,千里不见山。
披衣起清晓,忽睹青孱颜。
始觉客愁散,顿忘行路艰。
安得策飞筇,一造幽人关。
翻思在山日,千岩厌登攀。
物少乃足贵,不在美恶间。
役夫告我言,此下栖神奸。
嘘气成江河,须臾驾冈峦。
僧伽大威力,困彼一鞠悭。
石岩下无底,系以千连环。
至今风涛夕,犹闻响珊珊。
茫茫淮泗流,禹功不可刊。
传奇乃善诳,此语当重删。
作诗纪岩石,庶以开愚顽。
这首元末明初诗人张羽的《纪行诗八首(其八)龟山》描绘了诗人乘舟溯淮而行的景象。首句“轻舟溯淮流,千里不见山”展现了淮河上的开阔与辽远,轻舟行驶中连绵的山峦都隐没在视线之外。接下来,“披衣起清晓,忽睹青孱颜”描述了清晨醒来,忽然看见龟山青翠的山色,让诗人心情为之一振,客愁顿消,行路之苦也暂时忘却。
诗人感慨万分,想象如果能借助仙人的竹杖“策飞筇”,直抵那幽深的山中仙境。“翻思在山日,千岩厌登攀”表达了对过去登山经历的反思,意识到美景的价值并不在于数量,而在乎心境和体验。他还听闻山下的奇特传说,如神奸栖息的险境,以及风吹石动的壮观景象。
最后,诗人借龟山的自然景观,赞美大禹治水的丰功伟绩,并对流传的传奇故事持审慎态度,认为有些传说可能过于夸张。他以诗记述此地,希望能启发人们的思考,揭示出朴素的道理。
整首诗通过描绘旅途见闻和内心感受,寓含哲理,展现出诗人对自然与人文的深刻理解和独特见解。
重整登高屐。群玉峰头,万里秋无极。远山青欲滴。
新雁过、缥缈孤云天北。
烟入小桥低,水痕退、寒流澄碧。
对佳辰,惊心客里,鬓丝堪摘。
风流晋宋诸贤,骑台龙山,俯仰皆陈迹。
凭阑看落日。嗟往事、唯有黄花如昔。
醉袖舞西风,任教笑、参差凫舄。
但回首、东篱久负,有谁知得。
登黄楼,望黄州,黄州望不见,楼下水东流。
水流何可留,浮云更悠悠。
伤心泽畔客,憔悴楚兰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