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书无闷寮·其三》
《书无闷寮·其三》全文
宋 / 艾性夫   形式: 七言绝句  押[庚]韵

喧啾百鬼瞰高明,寂历朱门野草生。

斗大山中茅屋好,日长攲枕听松声。

(0)
注释
喧啾:喧闹嘈杂。
鬼瞰:鬼魅窥视。
高明:显赫或光明的地方。
寂历:寂静荒凉。
朱门:富贵人家的红漆大门。
野草生:野草丛生。
斗大:形容非常小,像斗一样大。
茅屋:用茅草搭建的小屋。
好:适宜,美好。
日长:白天漫长。
攲枕:斜倚枕头。
听松声:聆听松树的声音。
翻译
热闹的景象如同众多鬼怪窥视着高高在上的明亮世界,
寂静的富豪之家只剩下野草丛生。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种超然物外、隐逸山林的生活情景。"喧啾百鬼瞰高明",表达了诗人对于世俗纷争和喧嚣红尘的超脱与鄙视,那些纷扰如同百鬼般向往着高洁的精神世界。"寂历朱门野草生"则是对这种隐逸生活的一种描绘,寂静无声中,时间在悠长地流逝,甚至连朱红的大门都被野草所覆盖。

接着两句"斗大山中茅屋好,日长攲枕听松声"则具体描写了诗人隐逸的生活状态。"斗大山中茅屋好"表明诗人选择了一处偏远而宁静的山中茅屋作为自己的栖身之所,这里的“斗”形容山的大小,意味着一座雄伟的大山。而"日长攲枕听松声"则是对这种隐逸生活的一种享受,随着白昼渐长,诗人躺在枕上聆听着远处传来的松涛之声,这是一种超然世俗、与自然融为一体的宁静与愉悦。整首诗通过对比和反差的手法,表达了诗人对于隐逸生活的向往和享受,以及对于尘世喧嚣的超脱和鄙视。

作者介绍

艾性夫
朝代:元

猜你喜欢

题徐熙风牡丹二首·其二白花

寒入仙裙粟玉肌,舞馀全不耐风吹。

从教旅拒春无力,细看腰支袅袅时。

(0)

宣化道中

瘦草萧疏已似秋,盘陀山骨束江流。

两崖若不顽如铁,争得狂澜拍岸休。

(0)

径山倾盖亭

万杉离立翠云幢,袅袅稀闻晚吹香。

山下行人尘扑面,谁知世界有清凉。

(0)

玉虚观去宜春二十五里许君上升时飞白茅数叶以赐王长史王以宅为观观旁至今有仙茅极异常草备五味尤辛辣云久食可仙道士煮汤以设客

白云堆里白茅飞,香味芳辛胜五芝。

揉叶煮泉摩腹去,全胜石髓畏风吹。

(0)

七里店口占

分手暮江寒,徘徊立马看。

寻常相见易,倍觉别离难。

(0)

焦山

客星底事犯宸居,输与焦君卧草庐。

万树遮山难觅寺,百川入海此归墟。

浮沉心事盟鸥鸟,献替功名愧䱥鱼。

独爱烟波开霁景,微云不遣滓清虚。

(0)
诗词分类
伤逝 泰山 闺怨 羁旅 奉和 赞颂 应制 离愁 伤春 忆昔 闺思 黄河 访友 劝勉 喜悦 竹子 客愁 写山
诗人
叶颙 朱朴 庞尚鹏 邹元标 释智愚 郑珍 释心月 尹廷高 叶春及 黄仲昭 曹溶 曹伯启 宋伯仁 冯山 李处权 赵长卿 释智圆 凌义渠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