瘦草萧疏已似秋,盘陀山骨束江流。
两崖若不顽如铁,争得狂澜拍岸休。
瘦草萧疏已似秋,盘陀山骨束江流。
两崖若不顽如铁,争得狂澜拍岸休。
这首诗描绘了秋天景色中的萧瑟与壮丽。"瘦草萧疏已似秋",诗人以瘦弱稀疏的草丛暗示了秋季的到来,展现了大自然的凋零之美。"盘陀山骨束江流",形象地刻画了山势险峻,如同骨骼般坚硬,紧紧束缚着江水的流动,显示出力量与坚韧。
接下来两句"两崖若不顽如铁,争得狂澜拍岸休",进一步强化了山崖的坚硬和江水的汹涌。诗人运用拟人手法,仿佛在说,如果不是山崖像铁一样坚固,江水的狂澜又怎能止息,拍打着岸边。这不仅描绘了自然景观,也寓含了诗人对坚韧不屈精神的赞美。
整体来看,这首诗通过生动的意象和比喻,展现了宣化道中秋天山水的独特风貌,以及诗人对自然力量的敬畏和对坚韧品格的崇尚。
一其所二一成非,揆以人情萃必睽。
镜岂有心私应物,楚如不众敢咻齐。
瘦攲雪萼难谐俗,劲错霜根弗肯低。
岣嵝芳尘犹可袭,剩收赤箭就刀圭。
坎井只丈寻,得名由参寥。
丈人玄豹姿,养德富不骄。
想当发泉蒙,如此湛弗摇。
珠明水增媚,镜净尘当消。
陶泓勺馀沥,采笔生春潮。
止则云沉沉,涨则桃夭夭。
淘趁槐火新,战与坡仙挑。
坛拜十四字,高山郁岧峣。
灯灺谩图续,些苦何能招。
须公起九原,为我饮一瓢。
于戏不可作,仰止苍崖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