乘槎昔过榑桑东,黄云惨淡浮青空。
双龙倒挟两珠树,六鳌戴出三神宫。
绛阙瑶台压秋水,箾韶九奏钧天里。
霓旌杂沓拥群仙,雾织衣裳云织履。
缑山王子学长生,翩翩跨鹤游蓬瀛。
露下琼林翠裾薄,风清碧落鸾笙鸣。
白月团团夜深起,清光倒射沧溟底。
丹崖石壁转头空,一色玻璃三万里。
百年变灭如春烟,海波生见成桑田。
铜爵华砖土痕蚀,玉鱼金碗人间传。
昨日逢君滦水上,握手高歌成慨慷。
山斋何日赋归来,坐看孤云起青嶂。
乘槎昔过榑桑东,黄云惨淡浮青空。
双龙倒挟两珠树,六鳌戴出三神宫。
绛阙瑶台压秋水,箾韶九奏钧天里。
霓旌杂沓拥群仙,雾织衣裳云织履。
缑山王子学长生,翩翩跨鹤游蓬瀛。
露下琼林翠裾薄,风清碧落鸾笙鸣。
白月团团夜深起,清光倒射沧溟底。
丹崖石壁转头空,一色玻璃三万里。
百年变灭如春烟,海波生见成桑田。
铜爵华砖土痕蚀,玉鱼金碗人间传。
昨日逢君滦水上,握手高歌成慨慷。
山斋何日赋归来,坐看孤云起青嶂。
这首元代诗人乃贤的《虚斋为四明王鍊师赋》描绘了一幅仙境般的画面。诗人以乘槎访仙的想象,展现了榑桑东方的奇幻景象:黄云笼罩,青空之下有双龙捧珠的神木和三神宫殿。仙境中的宫殿华丽壮观,音乐悠扬,仙人纷至沓来,衣履皆由云雾织就,显得超凡脱俗。
王鍊师的形象则如缑山仙人般追求长生,乘鹤漫游蓬莱仙境,月光洒落,清冷而明亮,照见丹崖石壁的空灵。诗人感叹世事无常,百年沧桑如同春烟消散,昔日的珍宝如今只剩痕迹。在滦水边与王鍊师相遇,感慨万分,期待着有一天能回到山斋,静观青嶂之上的孤云。
整首诗语言优美,意境深远,充满了对仙境的向往和对人生无常的哲思,体现了元代文人对道教神仙世界的独特理解和情感寄托。
健者去骚坛,闻金不闻鼓。
君复动余兴,化晕猫睛午。
雒诵海棠诗,怀人远鄠杜。
循职不负丞,拯恤乐比户。
秦关柳依依,百斛葡萄醑。
缔好本朱陈,婚嫁迟儿女。
昨过道南宅,香雾文窗煦。
新绿亚竹梢,旧巢识燕侣。
手栽尺已丈,开落廿年数。
弃去传舍如,枨触鹈鴂苦。
千丝万丝萦,昨日今日妩。
幸托谢庭芳,枝繁映簪组。
子弟兰玉珍,雅材一百五。
无忘角弓篇,嘉树厚陪土。
月如霜,天如洗,鸡鸣天晓行人起。
长安古道何莽苍,道旁大书苏武里。
苏武秃节单于营,垂老甫得归神京。
麟阁诸俊何峥嵘,幸附骥尾犹称荣。
千古咄嗟李少卿,送君河梁泪满缨。
家室灰灭声名并,陇西故居横棘荆。
纵复标识宁为旌,慎哉男子毋偷生。
虞东顾夫子,著书仰屋梁。
日食太仓不满腹,归心忽逐南云翔。
纵是无田计亦得,槎丫万卷撑空肠。
化为文字异诡怪,吉云甘露呈殊祥。
末流承学正歧鹜,卑者坠谷高排阊。
四方上下奚所税,亟须导引归中央。
要以六经为根柢,先就制义除秕糠。
碑版论述贯子史,六书声韵兼稗仓。
等身著作老无用,归与后学陈其方。
吾乡辈出富才俊,近来本业多芜荒。
争事组织为巧丽,依附哲匠成声光。
愿返浮文出经术,兹行能不怀余望。
呜呼,兹行能不怀余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