蒲村渡口唤舟人,此去何劳更问津。
一分渡分三十六,游人到此倍伤神。
蒲村渡口唤舟人,此去何劳更问津。
一分渡分三十六,游人到此倍伤神。
这首诗描绘了在渡过蒲村河及其三十六个渡口时的场景与情感。诗人以“蒲村渡口唤舟人”开篇,生动地展现了渡口繁忙的景象,唤起舟人的动作预示着即将开始的旅程。接着,“此去何劳更问津”一句,既是对舟行方向的肯定,也暗含了对旅途未知的淡然态度,表现出一种自信与洒脱。
“一分渡分三十六”,数字的使用不仅强调了渡口之多,也暗示了旅程的漫长与复杂。这三十六个渡口,如同人生的种种经历,每一个都承载着不同的故事与感受。最后,“游人到此倍伤神”则直接点出了旅程中的情感体验,无论是对过往的回忆,还是对未来的忧虑,都可能在这三十六次渡河的过程中被深深触动,引发内心的感慨与思考。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描绘和深邃的情感表达,展现了旅行中既充满期待又伴随着复杂情绪的状态,让人在欣赏之余,也能产生共鸣,感受到旅途中的酸甜苦辣。
光尧亲擢赐巍科,糠秕居前有愧多。
书向蓬山俱点勘,诗从天竺共吟哦。
十年尊酒喜身健,五马人生惊鬓皤。
握手夔门话畴昔,君恩未报欲如何。
苍苍凉凉红日生,葱葱郁郁佳气横。
鉴湖春色三百里,桃花水涨扁舟行。
花间啼鸟传春意,声落行舟惊梦寐。
胡床兀坐心境清,转觅湖山有风味。
鉴中风物几经春,身在鉴中思古人。
禹迹茫茫千载后,疏凿功归马太守。
太守湖成坐鬼责,后代风流属狂客。
狂客不长家鉴湖,惟有渔人至今得。
日暮东风吹棹回,花枝照眼入蓬莱。
回首湖山何处是,欸乃声中画图里。
忆昔同行宿此村,重来堪叹止吾存。
芙蓉雁荡重经眼,旧事无人与共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