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朴翁加冠巾苏召叟讶予不嘲之》
《朴翁加冠巾苏召叟讶予不嘲之》全文
宋 / 释居简   形式: 七言律诗  押[灰]韵

见与闻同骇且猜,多应自断不佗裁。

聪明断种岂僧事,矍铄据鞍须将才。

好在夕阳愁夜近,怀哉鲵齿尚心孩。

自非独善林泉懒,应是林泉少祸媒。

(0)
鉴赏

这首诗由宋代诗人释居简所作,名为《朴翁加冠巾苏召叟讶予不嘲之》。诗中以朴翁加冠巾这一行为为引子,展开了一番对聪明断种、矍铄据鞍、夕阳与夜近、鲵齿与心孩等多重意象的探讨。

首句“见与闻同骇且猜”,描绘了人们在面对朴翁加冠巾这一行为时的惊讶与猜测,暗示了外界对于朴翁此举的不解与好奇。接下来,“多应自断不佗裁”则表明朴翁的行为并非出自他人指使,而是出于其自身的决断,体现了个人的独立思考与行动。

“聪明断种岂僧事,矍铄据鞍须将才”两句,进一步阐述了朴翁行为背后的深意。聪明断种并非仅限于僧侣,任何有识之士都可能做出这样的选择;而矍铄据鞍,则强调了年迈之人仍需具备将才,即保持精神的活力与智慧的重要性。

“好在夕阳愁夜近,怀哉鲵齿尚心孩”这两句,通过夕阳与夜近的自然景象,以及鲵齿(鲵,一种水生动物)与心孩的对比,表达了时间流逝、岁月不待人的感慨,同时也暗示了内心世界的纯真与复杂并存。

最后,“自非独善林泉懒,应是林泉少祸媒”则点明了朴翁之所以选择独善其身,或是因为林泉生活远离尘嚣,减少了祸患的可能。整首诗通过朴翁的行为及其背后蕴含的哲理,展现了诗人对人生、智慧、自然与内心的深刻思考。

作者介绍

释居简
朝代:宋

释居简(一一六四~一二四六),字敬叟,号北涧,潼川(今四川三台)人。俗姓龙(《补续高僧传》卷二四作王)。依邑之广福院圆澄得度,参别峰涂毒于径山,谒育王佛照德光,走江西访诸祖遗迹。历住台之般若报恩。后居杭之飞来峰北涧十年。起应霅之铁佛、西余,常之显庆、碧云,苏之慧日,湖之道场,诏迁净慈,晚居天台。理宗淳祐六年卒,年八十三,僧腊六十二。
猜你喜欢

故宫对雪三首·其一

琼室乱穿樵子径,瑶台空映野人家。

天公也是灰心地,更忍教开玉树花。

(0)

终夕风雨早起书待旦斋壁

银箭知传弟几更,玉壶清漏不闻声。

雄鸡本是司晨物,未可非时妄一鸣。

(0)

游玉泉

纷披容与纵笙歌,蕙转光风艳绮罗。

露冷桃花春不管,月明芳草夜如何。

灵珠浩荡随兰棹,云锦低回射玉珂。

深入醉乡休秉烛,尽情挥取鲁阳戈。

(0)

题四娱斋·其一

门掩春壶安乐窝,纷纷俗事奈人何。

须凭欢伯攻愁阵,自有桐孙伏鬼魔。

遣兴色丝何摆落,尘怀黄奶解消磨。

拍阑一笑遥天碧,付与儿童学揣摩。

(0)

春日寓怀

燕语鸾啼怯晚阴,蝶狂蜂乱更关心。

冥鸿空自运寒暑,骇浪为谁淘古今。

每纵思吟轻万户,但言眉笑抵千金。

闭门不出近十日,忽到水边春已深。

(0)

王园玉蕊开后作

南园玉蕊玉敷腴,十日不来花已无。

此地绿阴浑欲满,平生清兴不能孤。

香随小径寻前梦,老待閒门种一株。

过眼年华犹把玩,人间留在辋川图。

(0)
诗词分类
归隐 和诗 伤逝 泰山 闺怨 羁旅 奉和 赞颂 应制 离愁 伤春 忆昔 闺思 黄河 访友 劝勉 喜悦 竹子
诗人
李攀龙 宋褧 陈宝琛 高启 李昌祺 赵抃 韦骧 白玉蟾 赵熙 洪咨夔 李曾伯 王绂 赵孟頫 杜牧 黄遵宪 曹植 魏了翁 王禹偁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