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静庭阶长绿苔,曲栏池上独徘徊。
地偏气候添晨爽,水阔烟霏向昼开。
野艇兰桡莲吐采,邻家藜杖鹤携来。
晴檐鹊报诗筒至,谁道吟坛待雨催。
久静庭阶长绿苔,曲栏池上独徘徊。
地偏气候添晨爽,水阔烟霏向昼开。
野艇兰桡莲吐采,邻家藜杖鹤携来。
晴檐鹊报诗筒至,谁道吟坛待雨催。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宁静而富有生机的乡村景象。首句“久静庭阶长绿苔”,以“绿苔”衬托出庭院的久无人迹,静谧而充满自然之气。接着“曲栏池上独徘徊”,诗人独自在曲折的栏杆旁、池塘边漫步,营造出一种孤独而深思的氛围。
“地偏气候添晨爽,水阔烟霏向昼开”,进一步描绘了环境的清幽与时间的流转,清晨的空气格外清新,水面广阔,烟雾在白天逐渐散去,展现出一天中不同的自然景观。这种对时间和空间的细腻描绘,体现了诗人对自然美的深刻感悟和对生活细节的敏锐观察。
“野艇兰桡莲吐采,邻家藜杖鹤携来”,通过“野艇”、“兰桡”、“莲”、“藜杖”、“鹤”等意象,展现了乡村生活的闲适与和谐,以及人与自然的亲近关系。尤其是“鹤携来”这一细节,不仅增添了画面的生动性,也寓意着高洁与超脱。
最后,“晴檐鹊报诗筒至,谁道吟坛待雨催”,表达了诗人收到友人寄来的诗筒(古代传递书信的一种方式)时的喜悦之情,同时也暗示了诗人对于诗歌创作的热爱和期待。即使在晴朗的天气里,诗人也期待着与友人的交流和切磋,体现了文人之间的深厚情谊和对文学艺术的共同追求。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自然景物和日常生活场景的细腻描绘,展现了诗人对宁静生活的向往和对自然美的深深热爱,同时也流露出文人之间的情感交流和精神共鸣。
渐萋萋、芳草绿江南,轻晖弄春容。
记少年游处,箫声巷陌,灯影帘栊。
月暖烘炉戏鼓,十里步香红。
敧枕听新雨,往事朦胧。
还是江春梦晓,怕等闲愁见,雁影西东。
喜故人好在,水驿寄诗筒。
数芳程、渐催花信,送归帆、知第几番风。
空吟想、梅花千树,人在其中。
虹雨霉风,翠萦苹渚,锦翻葵径。
正小亭、曲沼幽深,簟枕梦回,苔色槐阴清润。
暗忆兰汤初洗玉,衬碧雾笼绡垂蕙领。
轻妆了,袅凉花绛缕,香满鸾镜。人闲午迟漏永。
看双燕将雏穿藻井。
喜玉壶无暑,凉涵荷气,波摇帘影。
画舸西湖浑如旧,又菰冷蒲香惊梦醒。
归舟晚,听谁家、紫箫声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