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三良诗》
《三良诗》全文
魏晋 / 曹植   形式: 古风

功名不可为,忠义我所安。

秦穆先下世,三臣皆自残。

生时等荣乐,既没同忧患。

谁言捐躯易,杀身诚独难。

揽涕登君墓,临穴仰天叹。

长夜何冥冥,一往不复还。

黄鸟为悲鸣,哀哉伤肺肝。

(0)
拼音版原文全文
sānliángshī
wèijìn / cáozhí

gōngmíngwèi

zhōngsuǒān

qínxiānxiàshì

sānchénjiēcán

shēngshíděngróng

méitóngyōuhuàn

shuíyánjuān

shāshēnchéngnán

lǎndēngjūn

línxuéyǎngtiāntàn

chángmíngmíng

wǎnghái

huángniǎowèibēimíng

āizāishāngfèigān

鉴赏

这首诗是中国古代文学家曹植在魏晋时期创作的,名为《三良诗》。诗中表达了对忠诚和正义的追求,以及对于那些为了国家、人民牺牲自己生命的英雄人物的崇敬之情。

"功名不可为,忠义我所安。" 这两句开篇,便点明了作者对于功名利禄的淡然态度,而将个人的忠诚和正义作为心灵的归宿。这是诗人内心世界的一种表达,也反映出当时社会中一些士大夫对于个人价值追求的思考。

接下来的"秦穆先下世,三臣皆自残。生时等荣乐,既没同忧患。" 描述的是古代忠臣秦穆公及其三位大臣为了国家和君主而选择了悲壮的自我牺牲。他们在生前享受过与君王一样的荣耀和快乐,但到了死后,也共同承担了国破家亡的忧患。这段描写不仅展示了古代忠臣的崇高品格,也映射出诗人对于历史的深刻理解和对忠义之士的敬仰。

"谁言捐躯易,杀身诚独难。揽涕登君墓,临穴仰天叹。长夜何冥冥,一往不复还。" 这几句表达了对于牺牲生命之难的深刻认识。诗人认为,虽然有人说舍弃肉体是容易的事情,但真正去做到的却是需要极大勇气和决心的。而那些能够为国家、君主献出生命的人,他们登上墓地,面对着天空,只能发出无尽的叹息。"长夜何冥冥,一往不复还"则更深刻地表达了生死的永恒与不可逆转。

最后两句"黄鸟为悲鸣,哀哉伤肺肝。" 则是用自然景象来衬托诗人的哀愁之情。黄鸟的悲鸣仿佛在诉说着无尽的哀痛,而这种哀痛已经深入骨髓,让人心灵受到极大的创伤。

总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古代忠臣牺牲精神的颂扬,展现了诗人对于忠义之士的崇高敬意,同时也表达了自己对于生命、死亡和个人价值追求的一种深刻理解。

作者介绍

曹植
朝代:汉

猜你喜欢

偈二十七首·其三

悠悠世事空浮沉,自爱白云岁月深。

举眼尽非凡草木,刚然断臂觅安心。

(0)

诸禅人下火·其一

初秋夏一时,衲僧多欲去。

不搭陈梢船,便行泗州路。

横担拄杖气如云,万水千山都不顾。

昨日通川方上入,随例茫茫把不住。

把不住,为君说个临歧句。

枯木岩前差路多,剔起眉毛著眼觑。

一身恍若风中烛,百岁端如水上沤。

未到衲僧平稳处,临行那得不生愁。

(0)

升堂颂古五十二首·其二

涅槃生死两般名,正眼观来一性灵。

五蕴山头云散后,大千沙界月长明。

(0)

殷员外为包山铸钟毕求偈

包山一火铸钟成,百草头边总是声。

唤起劳生一睡眼,一时于此得惺惺。

(0)

结茅包山寄孙彦孚主簿

老矣休休卜养闲,囊空赊得洞庭山。

朝中谁送米三合,风雨自存茅一间。

清啸有云披月岭,高眠无客打柴关。

此情试为知音说,应隔沧浪冷破颜。

(0)

孙大夫求偈

论政已肩裴相国,谈禅应笑老维摩。

道存休恨归来晚,一语投机已是多。

(0)
诗词分类
地点 抒情 赠答 写雪 西湖 写水 生活 愤慨 忧国忧民 思亲 伤感 感慨 军旅 离别 乐府 壮志难酬 归隐 和诗
诗人
薛综 黄损 李晔 鲍楠 孙不二 宋子侯 乐婉 法照 高允 涂瑞 张齐贤 髡残 王镕 金人瑞 叶衡 狄仁杰 李旦 刘几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