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山中秋夜感兴·其十七》
《山中秋夜感兴·其十七》全文
明 / 王渐逵   形式: 七言绝句  押[虞]韵

此心通道更无穷,休咎由来应不诬。

此学千年多不讲,却从悬想着功夫。

(0)
鉴赏

这首诗《山中秋夜感兴(其十七)》由明代诗人王渐逵所作,通过深邃的哲理思考,表达了对人生、宇宙和道德修养的深刻见解。

首句“此心通道更无穷”,诗人以“此心”为出发点,强调内心的通达与智慧是无尽的,暗示了个人精神境界的无限可能。这里的“通道”可以理解为通往真理、智慧的道路,或是心灵与宇宙和谐相融的途径。诗人认为,只要保持一颗开放、探索的心,就能不断深化对世界的认知,达到更高的精神境界。

次句“休咎由来应不诬”,紧承上句,进一步阐述了因果报应的自然法则。诗人认为,善恶终有报,这是宇宙间不可违背的规律,不应被忽视或误解。这一观点体现了儒家思想中关于道德行为与命运关系的深刻认识,即人应当遵循正道,因为这样不仅能够获得内心的安宁,也符合宇宙间的自然秩序。

后两句“此学千年多不讲,却从悬想着功夫”,则转向对传统学问的反思。诗人指出,虽然某些古老的学问知识在现代社会中可能显得不那么重要或被忽视,但它们蕴含的智慧和方法仍然是值得深入探讨和实践的。这里的“悬想”可以理解为超越现实的思考,即通过冥想、内省等方式,探索内心深处的真理和智慧。诗人鼓励人们不要仅仅停留在表面的知识积累上,而应该深入思考,通过内心的修炼和实践,去领悟更深层次的道理。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富有哲理的语言,表达了对个人精神成长、道德修养以及对传统智慧的尊重与探索的深刻思考。它不仅反映了诗人对宇宙真理的追求,也启示着读者在现代社会中如何保持内心的纯净与智慧,以及如何在日常生活中实践道德与智慧的修养。

作者介绍

王渐逵
朝代:明

(1498—1559)明广东番禺人,字用仪,一字鸿山,号青萝子、大隐山人。正德十二年进士,官刑部主事。以养母请告,家居十余年,后至广州,适有诏,养病逾三年者不复叙用。乃赴会稽,谒王阳明墓,与其门人讲学。久之乃归。后复被荐入京,言事不报,复乞归。嘉靖三十七年十二月卒。有《青萝文集》。
猜你喜欢

对镜自慰

年当知命转多忧,蒲柳俄惊飒已秋。

衰鬓自今惭朗鉴,褊心元不怒虚舟。

云霄日起非先达,泉壤年来半旧游。

老子生涯良已足,加餐痛饮莫他求。

(0)

太平学舍八首·其二

空城抱静碧,太宇逼青葱。

谁谓经无用,人知圣可同。

三千压戎马,万丈吐霓虹。

所志谅能远,殷勤戒篆虫。

(0)

秦从川重建观鹅亭例赠

缅想风流王右军,操觚终日对鹅群。

千年旧迹几兴废,徒使游人慨夕曛。

怀古读推川上叟,鼎新重勒壁间文。

落成更嘱林僧守,不遣山阴道士闻。

(0)

龙门西象顶望海

浩荡窥南纪,长天望正繁。

北风青啸海,高浪白浮山。

舟楫思兼济,云霄怅独还。

何当溯牛女,重扣紫皇关。

(0)

岊江楼观涨送马子莘北征

霖雨五日风不回,百川流沫连山来。

洪涛拍天浩荡而崔嵬,驱沙走石龙门开。

白日不到地,沧江一何哀。

三山反在八水下,一苇阻绝天之涯。

与君起登江上台,节物感我旷士怀。

六龙行天太阴死,妖蛟孽虺胡为哉。

蜗皇功亏禹德衰,吾恐地轴今将颓。

短歌微吟为君起,丈夫壮年要为者何事。

请君起长楫,共击三千水。

(0)

岁暮坐南雍官舍见山亭偶成三首·其三

霜风悽惨岁华深,木落空庭噪暮禽。

犹有翠筠堪志节,岂无碧水可澄心。

浮生迹似漂流梗,造士功惭跃冶金。

草阁捲帘时自遣,孤吟遥对白云岑。

(0)
诗词分类
哲理 送别 端午节 思念 友情 月亮 重阳节 人生 寒食节 悼念 赞美 中秋节 田园 山水 思乡 夏天 爱情
诗人
周之琦 杨玉衔 释绍嵩 释慧开 邝露 梁有誉 龚璛 黎景义 唐文凤 曾习经 陈繗 陆仁 徐钧 陈藻 吴泳 萧立之 罗玘 罗钦顺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