才名海内更无兄,漫汗当年谒太清。
閒道旧悲经丧乱,新亭还见泣公卿。
黄尘夕警甘泉火,白帽云屯左辅兵。
仓猝东山安石去,可令回首计苍生。
才名海内更无兄,漫汗当年谒太清。
閒道旧悲经丧乱,新亭还见泣公卿。
黄尘夕警甘泉火,白帽云屯左辅兵。
仓猝东山安石去,可令回首计苍生。
这首清代王铁珊的诗《和哭盦诗(其二)》表达了诗人对时局的忧虑和个人感慨。首句“才名海内更无兄”赞扬了哭盦(可能是诗人的朋友或同僚)的才华横溢,无人能及。接着,“漫汗当年谒太清”暗示了哭盦曾有过入仕的经历,但如今却只能徒然叹息。
“閒道旧悲经丧乱”表达了对过去社会动荡不安的哀伤,而“新亭还见泣公卿”则描绘了一幅士大夫在新亭聚会时因国事而哭泣的场景,体现了对国家命运的深深忧虑。诗人提到“黄尘夕警甘泉火”,暗指战乱烽烟四起,连皇宫也受到威胁,局势危急。
“白帽云屯左辅兵”运用比喻,形容军队集结如乌云般密集,可能指向外敌入侵或内部军事行动。最后,“仓猝东山安石去,可令回首计苍生”借用谢安(东山再起的典故)和王安石的典故,感叹在如此紧迫时刻,像他们那样的贤才被迫离开,无法为百姓谋取安宁。
整首诗通过个人与历史的交织,展现了诗人对时局的深切关注和对人才流失的惋惜,以及对国家未来的忧虑。
指囷笃交谊,前史传其名。
赠麦助孝思,千载垂芳声。
周急诚君子,惠及惟友生。
仁浆与义粟,所济量尤宏。
独念穷檐下,困阨向谁鸣。
病侵患无药,魄掩苦无茔。
造物虽云大,弥憾嗟未能。
善哉集安社,轸恤心常萦。
良医萃卢扁,寿域期同登。
公墓符周官,馀泽逮幽冥。
善社如林立,课绩孰与京。
迩来四十载,规模日益增。
权舆何自起,道是翁与邢。
邢君吾老友,见善能力行。
建议为兹社,筹款囊先倾。
作善果降祥,继志有宁馨。
弘毅先贤训,善作当善成。
寄语诸善士,莫忘旧典型。
野人自说老为农,旧识戎装纸画中。
近日军行浑见惯,儿童嬉戏学刀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