炎暑方未阑,徵兵防八闽。
连舫通析木,高锋彗长云。
深源盛名士,子房画策臣。
违众令独将,不如弃其军。
苍黄戒征轴,咫尺枨胡氛。
犀甲相炤耀,龙舻自纷纭。
伏波旐空返,赤壁师竟焚。
引领海天阔,太息终何云。
炎暑方未阑,徵兵防八闽。
连舫通析木,高锋彗长云。
深源盛名士,子房画策臣。
违众令独将,不如弃其军。
苍黄戒征轴,咫尺枨胡氛。
犀甲相炤耀,龙舻自纷纭。
伏波旐空返,赤壁师竟焚。
引领海天阔,太息终何云。
这首清代诗人屠寄的《感事(其二)》描绘了炎夏之际,朝廷征兵以防御福建的紧张局势。诗人提及连舫穿梭于险阻之地,军队装备精良,名士众多,如子房般的谋略之臣在其中发挥作用。然而,面对众议,有人选择违背命令独自领军,暗示了决策的分歧和潜在风险。
诗人警示战争迫近,气氛紧张,战车戒备,敌我双方的战舰交错,如同犀甲熠熠生辉。伏波将军的旗帜空回,赤壁之战的教训似乎预示着一场惨烈的焚烧。诗人遥望远方,感叹海天辽阔,内心充满忧虑,不禁长叹,不知未来将会如何。
整首诗通过历史典故和生动的战争场景,表达了对时局的深深忧虑和对战略抉择的沉思,展现了诗人敏锐的历史洞察力和对国家命运的关注。
静掩重门。春塞重、鸦栖又到黄昏。
乱飘琼蕊,堆满瓦陇墙根。
好共梨花争素质,欲同柳絮斗轻魂。舞翩翻。
小窗浙沥,乌鹊惊喧。
有人摊书独坐,正炉添活火,茶熟香温。
夜冷风凄,东君锁住春痕。
铜壶三传漏永,照孤影、残灯一豆存。
更深也,听雁声嘹唳,飞过前轩。
苍凄林莽,度征鸿正是,高空秋肃。
瑟瑟水天芦荻岸,愁杀布帆双逐。
越海云沉,吴江枫冷,何处扁舟宿。
青山入眼,浮螺不似新沐。
廿载鹿独江皋,黄尘浊酒,霜雪纷山麓。
此日追陪群彦后,觉秽在前珠玉。
芒屩难归,貂裘尽敝,梦里梅花屋。
频搔短鬓,媻娑不堪簪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