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清月清。鸾呜凤呜。谁家绣阁娉婷。借冰丝写情。
云声水声。鱼听鹤听。恼人好梦偏惊。是山灵化成。
风清月清。鸾呜凤呜。谁家绣阁娉婷。借冰丝写情。
云声水声。鱼听鹤听。恼人好梦偏惊。是山灵化成。
这首《醉太平》由清代女诗人顾太清所作,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一幅月下静谧、情感深沉的画面。
"风清月清",开篇即营造出一种宁静而清雅的氛围,风与月的和谐共存,仿佛整个世界都被净化了。"鸾鸣凤呜",鸾凤象征着高洁与和谐,它们的啼鸣更添了几分仙气,引人遐想。
"谁家绣阁娉婷",将画面聚焦于一位女子的闺房,她身姿轻盈,宛如亭亭玉立的花儿,透露出一种温婉而神秘的气息。"借冰丝写情",冰丝在这里不仅指织物,也暗喻女子细腻的情感,通过编织或书写来表达内心深处的情感波动。
接下来的"云声水声",将视线从室内转向室外,云与水的声音交织在一起,构成了一幅动态的自然画卷,暗示着外界的宁静与和谐。"鱼听鹤听",鱼和鹤在水中与空中悠然自得,似乎也在倾听这美妙的自然之音,增添了画面的生动感。
最后的"恼人好梦偏惊",转折点出现在梦境上,美好的梦境被某种力量打断,让人感到一丝失落与遗憾。"是山灵化成",结尾处揭示了打断梦境的原因,或许是山中的精灵,也可能是某种超自然的力量,为整首词增添了一抹神秘色彩。
整首《醉太平》通过对自然景象和情感的细腻描绘,展现了顾太清独特的艺术风格和对生活的深刻感悟,既有对美好事物的赞美,也有对短暂瞬间的感慨,充满了诗意与哲思。
白云不归山,冉冉落窗牖。
蛟龙未上天,且在潢污走。
嗟尔风云徒,本是尘埃叟。
尚父辞棘津,嚣嚣向渭滨。
倾城齐拍手,笑杀朝歌人。
青发照青波,箓竿悬锦鳞。
一丝引周祚,寸饵钓商辛。
风期感梦寐,神与文王亲。
非熊载后车,八百衍经纶。
革命回天地,宁知属贱贫。
当年竟不偶,谁信席上珍。
际会有朝晏,咄嗟伤我神。
殿阁山形转,凭虚俯石栏。
閒悰偶登眺,胜界得疏宽。
峦髻青堪绾,峰眉翠欲攒。
石圭端士拱,沙印细纹刊。
藤蔓悬苍壁,泉飞泻碧湍。
万甍分井闬,半塔渺云端。
岐虎苔斑润,林龙箨蜕寒。
提壶会朋戚,白战再登坛。
灵谷我曾游,云林乐未竟。
忽诵贞庵篇,三复起遐敬。
暮春天气和,舞雩发清咏。
等閒风雨来,笔底珠玑迸。
棠阴散秋台,于公昭五听。
覆盆仰馀光,孤月悬飞镜。
老我江湖翁,夙抱烟霞病。
落落羁旅臣,何时谢机阱。
归钓龙台津,肯容山水剩。
茫茫宦海中,风帆渺无定。
惭愧月泉僧,禅床心自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