静掩重门。春塞重、鸦栖又到黄昏。
乱飘琼蕊,堆满瓦陇墙根。
好共梨花争素质,欲同柳絮斗轻魂。舞翩翻。
小窗浙沥,乌鹊惊喧。
有人摊书独坐,正炉添活火,茶熟香温。
夜冷风凄,东君锁住春痕。
铜壶三传漏永,照孤影、残灯一豆存。
更深也,听雁声嘹唳,飞过前轩。
静掩重门。春塞重、鸦栖又到黄昏。
乱飘琼蕊,堆满瓦陇墙根。
好共梨花争素质,欲同柳絮斗轻魂。舞翩翻。
小窗浙沥,乌鹊惊喧。
有人摊书独坐,正炉添活火,茶熟香温。
夜冷风凄,东君锁住春痕。
铜壶三传漏永,照孤影、残灯一豆存。
更深也,听雁声嘹唳,飞过前轩。
这首《新雁过妆楼·雪夜闻雁》由清代女诗人顾太清所作,描绘了雪夜中雁群飞过的景象与诗人内心的细腻情感。
开篇“静掩重门。春塞重、鸦栖又到黄昏”,以静谧的环境和时间的推移,营造出一种深沉而略带寂寥的氛围。接着“乱飘琼蕊,堆满瓦陇墙根”一句,将雪花比作琼蕊,形象地描绘了雪花纷飞、覆盖万物的景象,同时也暗示了冬日的寒冷与静美。
“好共梨花争素质,欲同柳絮斗轻魂”两句,运用拟人手法,将雪花与梨花、柳絮相比较,不仅展现了雪花的洁白与轻盈,也表达了诗人对自然之美的欣赏与赞美。
“舞翩翻。小窗浙沥,乌鹊惊喧”描绘了雪花在空中轻盈起舞的情景,以及窗外微风吹动的声音,以及乌鹊因雪花的降临而发出的惊叫声,动静结合,生动地展现了雪夜的宁静与生机。
“有人摊书独坐,正炉添活火,茶熟香温”则转而描写室内的情景,一位独自读书的人,在炉火旁添上木柴,茶已煮沸,香气四溢,营造出一种温暖而宁静的读书氛围,与室外的雪夜形成鲜明对比。
“夜冷风凄,东君锁住春痕”一句,虽然描述的是冬夜的寒冷与凄凉,但也暗含着对春天的期待,仿佛是在说,尽管现在是冬天,但春天的痕迹仍然被“东君”(即春神)紧紧锁住,预示着春天即将到来。
“铜壶三传漏永,照孤影、残灯一豆存”描绘了时间的流逝与孤独的影子,铜壶滴漏的声音悠长,灯光昏黄,映照着孤单的身影,进一步强化了夜晚的寂静与诗人内心的孤独感。
最后,“更深也,听雁声嘹唳,飞过前轩”以雁群的飞过作为收尾,雁声嘹唳,似乎在为即将来临的春天鸣唱,既呼应了开头的“春塞重”,也寄托了诗人对未来的希望与憧憬。
整首词通过细腻的笔触,描绘了一幅雪夜中的美丽画卷,同时融入了诗人的情感体验,既有对自然美景的赞叹,也有对孤独与寂寞的深刻感受,以及对未来美好时光的期待,展现了诗人独特的艺术视角和情感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