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诸禅人下火·其一》
《诸禅人下火·其一》全文
宋 / 释怀深   形式: 古风

初秋夏一时,衲僧多欲去。

不搭陈梢船,便行泗州路。

横担拄杖气如云,万水千山都不顾。

昨日通川方上入,随例茫茫把不住。

把不住,为君说个临歧句。

枯木岩前差路多,剔起眉毛著眼觑。

一身恍若风中烛,百岁端如水上沤。

未到衲僧平稳处,临行那得不生愁。

(0)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初秋时节,衲僧们准备离开的场景,充满了禅意与哲理。诗人以生动的语言,展现了衲僧们对修行之路的执着与追求,以及对人生短暂、世事无常的深刻感悟。

“初秋夏一时,衲僧多欲去。” 开篇点明时节与人物,初秋之际,衲僧们心生离别之意,预示着他们即将踏上新的修行之旅。

“不搭陈梢船,便行泗州路。” 通过对比陈旧的船只与前往的泗州路,暗示衲僧们选择了一条更为艰难却充满希望的道路,象征着他们对精神追求的坚定与决心。

“横担拄杖气如云,万水千山都不顾。” 描绘衲僧们肩扛拄杖,气定神闲,不畏艰难险阻,展现出他们超脱世俗、勇往直前的精神风貌。

“昨日通川方上入,随例茫茫把不住。” 回忆过去,衲僧们曾踏入过一条未知的旅程,尽管迷茫,但依然勇敢前行,表达了他们面对未知挑战时的勇气与坚持。

“把不住,为君说个临歧句。” 在即将分别之际,诗人以一句临别赠言,鼓励衲僧们在修行路上保持清醒与警觉,提醒他们在面对岔路口时做出明智的选择。

“枯木岩前差路多,剔起眉毛著眼觑。” 比喻修行之路如同枯木岩前,岔路众多,需要衲僧们睁大眼睛,仔细辨别,以求找到正确的道路。

“一身恍若风中烛,百岁端如水上沤。” 将人生比作风中摇曳的蜡烛和水上泡沫,强调生命的短暂与无常,提醒衲僧们珍惜时间,把握当下。

“未到衲僧平稳处,临行那得不生愁。” 最后,诗人表达了对衲僧们未来修行之路的担忧与祝福,希望他们能在未来的道路上找到内心的平静与安宁。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描绘与深刻的比喻,展现了衲僧们对修行的执着追求,以及对生命意义的深刻思考,充满了禅宗的智慧与哲理。

作者介绍

释怀深
朝代:宋   号:慈受   籍贯:寿春六安(今属安徽)

释怀深(一○七七~一一三二),号慈受,俗姓夏,寿春六安(今属安徽)人。年十四祝发受戒。公四年,访道方外。徽宗崇宁初,往嘉禾依净照于资圣寺悟法。政和初,出住仪真资福寺。三年(一一一三),先后居镇江府焦山寺、真州长芦寺。七年,居建康府蒋山寺。钦宗靖康间住灵岩尧峰院(《中吴纪闻》卷六)。高宗绍兴二年卒,年五十六。为青原下十三世,长芦崇信禅师法嗣。事见《慈受怀深禅师广录》,《嘉泰普灯录》卷九、《五灯会元》卷六有传。
猜你喜欢

爱日轩为金华许景和赋

春晖欲报意无穷,大母高年母氏同。

表述陈情犹李密,轩名爱日似杨雄。

五纹添线空怜影,三舍挥戈谩纪功。

何似北堂称寿酒,忘忧花照彩衣红。

(0)

刘耀卿画·其一

重叠春山罨画开,柳边花底抱琴回。

谁家庭院东风里,一片笙歌隔水来。

(0)

梅·其二

蛾眉淡扫玉纤纤,碧海春浓酒正酣。

青羽无端啼月溶,令人日夜忆江南。

(0)

郭景谅画

月来中天,琴声以和。爰有君子,于焉咏歌。

松风递清,石泉流响。顾瞻白云,入我遐想。

有道之裔,媲美林宗。假此图画,像此从容。

云月无穷,松泉有待。善琴弗鼓,万境斯在。

(0)

次韵冯伯昂同发姑苏

鲁酒不可饮,须倾三百杯。

君恩犹未报,丹寸肯成灰。

自有鲲鹏路,可令鸥鹭猜。

长江波万里,谁负济川才。

(0)

杂题画·其四日东僧竹石

飞锡来从日本东,受斋因过海王宫。

坐中貌得珊瑚树,犹带蓬莱水殿风。

(0)
诗词分类
乐观 地点 抒情 赠答 写雪 西湖 写水 生活 愤慨 忧国忧民 思亲 伤感 感慨 军旅 离别 乐府 壮志难酬 归隐
诗人
老舍 顾随 沈祖棻 北朝民歌 唐玄宗 南朝民歌 唐琬 金庸 苏武 齐已 僧皎然 朱庆余 郁达夫 郭沫若 陶宏景 王珪 乾隆 梁羽生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