烧柏香残,笼烛燄起,梦里流光又换。
待献颂椒花,恨长天远。
鸾镜乍明曙色,带瑞紫、南山熹微辨。
向篆烟凝处,十年心事,伶俜忍惯。
香泛,把玉盏、对碎琼半湖,峭风如剪。
问几日波柔,镜心红暖。
隔岁未销兽火,尚小怯、晨妆冰钗燕。
看数点、春色梅梢,已入岁寒庭院。
烧柏香残,笼烛燄起,梦里流光又换。
待献颂椒花,恨长天远。
鸾镜乍明曙色,带瑞紫、南山熹微辨。
向篆烟凝处,十年心事,伶俜忍惯。
香泛,把玉盏、对碎琼半湖,峭风如剪。
问几日波柔,镜心红暖。
隔岁未销兽火,尚小怯、晨妆冰钗燕。
看数点、春色梅梢,已入岁寒庭院。
这首诗描绘了辛酉元旦清晨的景象,诗人以烧柏香残留、笼烛照明的环境开篇,暗示着新年的到来。梦中时光流转,诗人期待献上椒花祝福,但因天高路远而心生遗憾。随着鸾镜在曙光中明亮,南山的紫色微光也渐渐显现,篆烟袅袅,凝聚着诗人十年的心事,孤独而坚韧。
接着,诗人举杯对月,欣赏湖面琼花破碎,寒风吹过,仿佛剪刀裁剪。他询问何时湖水能温柔如镜,照见心中温暖的红晕。尽管兽火虽经除夕仍未消散,但晨妆时分仍感寒冷,连冰钗都似乎在颤抖。透过几点梅花,诗人看到春色已悄然来到岁寒的庭院,寓意着希望和生机的到来。
整体而言,这首诗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新年初始的景象,融入了诗人的情感寄托,展现了清末近现代初陈曾寿独特的个人感受和对生活的深沉思考。
红衣瑟瑟摇妍,西风吹冷凌波路。
栏干录曲,但嬴赋客,微吟引步。
盼断鸥家,缄沉鲤素,闲愁难诉。
只云鬟雾鬓,窥妆弄影,惊暗里,秋心妒。
已是悲怀无据,又催归、斜阳红暮。
湘流寄梦,汉皋解佩,省来应误。
一缕香魂,空江飞去,夜凉判度。
剩芦乡,倦侣盈盈望远,续骚人句。
梳妆台下,扪碑字、金碧依然天半。
龙舟寂寞,信波翻太液,藕花长满。
知否凭高无限意,几增凄惋。
传呼急,平明骑马,值紫宸班换。
指点重瞳亲御处,飞阁千层,彩虹双转。
朱颜频改,都不是、寻常意中庭院。
飘泊青衫,随例属、天家拘管。
忆二十年前慧业,侍玉皇香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