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挽赵太监》
《挽赵太监》全文
元 / 张伯淳   形式: 五言律诗  押[真]韵

贵宦犹韦布,能声在荐绅。

当时供奉曲,晚岁义熙人。

白首廛间隐,黄粱梦里身。

阶庭珠树密,曾不染微尘。

(0)
鉴赏

这首元代张伯淳所作的《挽赵太监》诗,通过对比与象征的手法,展现了对赵太监生前显赫地位与身后凄凉结局的深刻感慨。

首联“贵宦犹韦布,能声在荐绅”,以“韦布”比喻平民,与“贵宦”形成鲜明对比,暗示赵太监虽曾位高权重,但最终回归平民身份,凸显了人生无常和权力的虚幻。同时,“能声在荐绅”则赞美他在官场中的声望与影响力,即使退隐也依然被人铭记。

颔联“当时供奉曲,晚岁义熙人”,通过“供奉曲”这一宫廷音乐活动,描绘了赵太监在位时的荣华生活,而“晚岁义熙人”则暗示其晚年或去世后的平静与超脱,似乎在说他终于从权力的漩涡中解脱出来,回归本真。

颈联“白首廛间隐,黄粱梦里身”,运用典故,将赵太监晚年隐居的生活比作陶渊明《桃花源记》中的“黄粱一梦”,表达了对其晚年生活的向往与理想化,同时也暗含了一种对现实的无奈与逃避。

尾联“阶庭珠树密,曾不染微尘”,以“阶庭珠树密”形容赵太监府邸的富丽堂皇,与“曾不染微尘”形成对比,强调其生活虽奢华,但内心却纯净无染,象征着一种超脱世俗的境界。整首诗通过对赵太监生前后的对比,以及对其理想化生活的描绘,表达了对逝者的深切缅怀与对人生哲理的思考。

作者介绍

张伯淳
朝代:元

张伯淳(1242—1302),字师道,号养蒙,崇德(今浙江桐乡)人。祖父张汝昌,官至迪功郎,与石门酒官张子修为邻,两家并有池馆园林之胜,号东西园,结社觞咏,时称东西二张。父张琥,南宋嘉定十三年(1220)进士,累官朝议大夫、崇德开国男。与赵孟頫为中表,人物相望。张伯淳9岁举童子科,以父荫铨迪功郎、淮阴尉,改扬州司户参军。 
猜你喜欢

菩萨蛮·其四

绿窗残梦闻鶗鴂。曲屏映枕春山叠。梳□发如蝉。

镜生波上莲。绛裙金缕褶。学舞腰肢怯。

帘下小凭肩。与人双翠钿。

(0)

减字浣溪沙·其十五

楼角初消一缕霞,淡黄杨柳暗栖鸦。

玉人和月摘梅花。

笑捻粉香归洞户,更垂帘幕护窗纱。

东风寒似夜来些。

(0)

罗敷歌/采桑子·其三罗敷歌

东南自古繁华地,歌吹扬州。十二青楼。

最数秦娘第一流。季鹰久负鲈鱼兴,不住今秋。

已办归舟。伴我江湖作胜游。

(0)

答僧讷

唐代衣冠高四姓,天宗之亚荥阳郑。

不坠家声五百年,桂籍相望三叶庆。

上人猛谢区中缘,破冠投栉还童颠。

寸灰已灭五经笥,来入辨才无碍禅。

我窃官粮众人后,相逢宛是平生旧。

一闻南国白头吟,万愧西风碧云陋。

老鹤终辞鸡鹜群,谁将断绠绊浮云。

它日传衣度梅岭,解留何语与将军。

(0)

夏夜怀寄传道

疲筋任藜杖,行药下僧坊。

月出河汉白,雨馀草木凉。

有怀社中子,引首东南望。

高韵少谐结,何心事征商。

泗滨六七月,万柳鸣蜩螗。

大艑轲峨来,迎风坐胡床。

投钱授赤券,岂所试君长。

申退尚多暇,不无金玉章。

而余方执热,思得濯沧浪。

云笺傥写寄,珍重未相忘。

(0)

秋怀二首·其二

萧萧庭木落,格格鸡声恶。

荒檐日影斜,饥猫捕黄雀。

窗间养痾客,起念丘园乐。

欲赋归去来,西风老藜藿。

(0)
诗词分类
山水 思乡 夏天 爱情 元宵节 母亲 战争 劳动 励志 清明节 老师 冬天 边塞 孤独 讽刺
诗人
米芾 陈镒 文彦博 于谦 张孝祥 李孝光 陆求可 王炎 何梦桂 诗经 张嵲 朱松 林则徐 韦应物 晏殊 唐寅 李煜 傅山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