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丈飞流舞白鸾,碧潭倒影镜中看。
藤萝半壁云烟湿,殿角长年风雨寒。
野性从来山水癖,直躬更觉世途难。
卜居断拟如周叔,高卧无劳比谢安。
千丈飞流舞白鸾,碧潭倒影镜中看。
藤萝半壁云烟湿,殿角长年风雨寒。
野性从来山水癖,直躬更觉世途难。
卜居断拟如周叔,高卧无劳比谢安。
这首诗描绘了四明山中白水瀑布的壮丽景色以及诗人对自然山水的深深喜爱与对世俗生活的复杂感受。
首联“千丈飞流舞白鸾,碧潭倒影镜中看”,以动态与静态相结合的手法,生动地展现了瀑布的壮观景象和潭水的清澈透明。瀑布如同白鸾在空中飞舞,而下方的碧绿潭水则如同镜子一般映照出天空与周围的景物,形成一幅和谐美丽的画面。
颔联“藤萝半壁云烟湿,殿角长年风雨寒”,进一步描绘了山中的自然景观。藤蔓与藤萝沿着峭壁生长,仿佛与云雾交织在一起,显得湿润而充满生机。而庙宇的角落,常年经受风雨的洗礼,透露出一种历经沧桑的冷寂感。
颈联“野性从来山水癖,直躬更觉世途难”,表达了诗人对自然山水的深厚情感以及对世俗生活的复杂感受。诗人自认为天生热爱山水,而在面对世俗的艰难时,这种热爱更加凸显,显示出他对自然之美的追求与对现实困境的反思。
尾联“卜居断拟如周叔,高卧无劳比谢安”,引用古代人物的故事,表达了诗人希望像周叔一样隐居山林,过着自由自在的生活,而不必像谢安那样在官场中劳心劳力。这反映了诗人对自由与宁静生活的向往,以及对现实社会压力的一种逃避态度。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描绘和深沉的情感表达,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赞美以及对世俗生活的复杂思考,是一首富有哲理意味的佳作。
石室如仄磬,春云如翠被。
翛然无事僧,来此时枕臂。
无求即无忧,有身还有累。
永怀彭尊宿,一席曾遁世。
天子不得臣,公卿不敢致。
高风不可攀,百世犹兴起。
运禅佳少年,杖锡成戾止。
偶从城郭来,衣裓满空翠。
觅归如子规,掉头须去耳。
山林与聚落,蜜无中边味。
子心有分别,动息若差异。
录以赠其行,不语开笑齿。
老思垂一足,饭想成沙纕。
顿斧盘石上,分灯续螺江。
坐令遗迹地,咄嗟成宝坊。
永怀青松下,睡快欣明窗。
曾侯有逸韵,诗律挟风霜。
重来拜白塔,前身疑姓庞。
山僧作巴音,耸肩颀而长。
愿施笔供养,普熏知见香。
吾观三公子,凛然万夫望。
何当吐佳句,刻石照沅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