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和游南台》
《和游南台》全文
宋 / 释德洪   形式: 古风

老思垂一足,饭想成沙纕。

顿斧盘石上,分灯续螺江。

坐令遗迹地,咄嗟成宝坊。

永怀青松下,睡快欣明窗。

曾侯有逸韵,诗律挟风霜。

重来拜白塔,前身疑姓庞。

山僧作巴音,耸肩颀而长。

愿施笔供养,普熏知见香。

吾观三公子,凛然万夫望。

何当吐佳句,刻石照沅湘。

(0)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对南台的游览感受,充满了对自然美景的赞美与对历史遗迹的感慨。诗中运用了丰富的意象和生动的语言,展现了诗人独特的审美情趣和深邃的思想情感。

首句“老思垂一足,饭想成沙纕”以夸张的手法描绘了诗人对南台的向往之情,仿佛连吃饭都幻想着置身于南台的美景之中。接着,“顿斧盘石上,分灯续螺江”通过具体的动作和场景,展现了南台的壮丽景色,斧头在岩石上留下痕迹,灯光映照在螺江之上,营造出一种既雄浑又静谧的氛围。

“坐令遗迹地,咄嗟成宝坊”表达了诗人对南台历史文化的深刻感悟,即使是在寻常之地,也能因历史的积淀而成为珍贵的文化遗产。“永怀青松下,睡快欣明窗”则将个人的情感融入自然之中,青松下的宁静与明亮的窗户形成对比,传递出内心的平静与喜悦。

“曾侯有逸韵,诗律挟风霜”赞扬了前人的文学成就,他们的诗歌如同风霜般有力,影响深远。“重来拜白塔,前身疑姓庞”表达了诗人对历史人物的敬仰,希望自己的灵魂能与他们相接,获得灵感与智慧。

“山僧作巴音,耸肩颀而长”描绘了山中僧侣的形象,他们高大挺拔,与自然和谐共生。“愿施笔供养,普熏知见香”表达了诗人希望通过文字传播佛法,让知识与智慧如香气般弥漫四方的愿望。

最后,“吾观三公子,凛然万夫望”是对南台三位杰出人物的赞誉,他们的风采令人敬仰。“何当吐佳句,刻石照沅湘”表达了诗人期待自己能创作出优秀的诗句,让它们如同沅湘之水一样,流淌在历史的长河中,照亮后人的心灵。

整首诗不仅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热爱和对历史文化的敬仰,也体现了其深邃的思想和对美好未来的憧憬。语言流畅,意境深远,是一首富有哲理和艺术价值的作品。

作者介绍

释德洪
朝代:宋   生辰:1089

年十四,父母双亡,依三峰靘禅师为童子。哲宗元祐四年(1089),试经於东京天王寺,冒惠洪名得度为僧。四年后南归,依真净禅师於庐山归宗寺,随真净迁洪州石门。二十九岁始,游方东吴、衡山、金陵等地,住金陵清凉寺。冒名剃度事发,入狱一年,勒令返俗。后至东京,入丞相张商英、枢密郭天信门下,再得度,赐名宝觉圆明禅师。徽宗政和元年(1111),张、郭贬黜,亦受牵连,发配朱崖军(今海南三亚)。三年,得释。四年,返筠州,馆於荷塘寺。后又被诬以张怀素党系南昌狱百馀日,遇赦,归湘上南台。高宗建炎二年卒,年五十八。
猜你喜欢

题画·其三寻梅图

寻春携侣问烟霞,蜡屐冲泥鸟道斜。

笑指溪边深竹里,东风已绽一枝花。

(0)

途中·其三

踟蹰病马倦西风,扑面尘沙捲断蓬。

岁月销磨魂梦里,心情黯淡别离中。

远山漠漠秋云冷,古木萧萧落照红。

行道无人能缩地,举头天际羡飞鸿。

(0)

忆旧·其五

消夏湾头碧水流,西施已泛五湖舟。

试看今日苏台柳,眉黛空含万古愁。

(0)

忆黄浦江

未必春申有怒魂,江豚吹浪拍云昏。

天留三户亡秦族,莫向方城怨李园。

(0)

寄孙君水南·其一

沧浪亭北乐桥东,门闭垂杨几树风。

五日三餐浑不计,老妻犹为整诗筒。

(0)

怀成宝林

纸窗树影日初斜,为忆南园满树花。

嗟我风尘劳寤寐,有人城市饱烟霞。

谁将消息传春雁,空使愁心动暮笳。

昨夜月明身似蝶,梦魂万里到君家。

(0)
诗词分类
伤春 忆昔 闺思 黄河 访友 劝勉 喜悦 竹子 客愁 写山 写鸟 亲情 音乐 宫怨 贬谪 相思 惜春 惜时
诗人
阎济美 郭茂倩 李宗勉 毕世长 傅光宅 李阳冰 祝钦明 蔡延庆 顾宸 钱肃乐 李恒 武翊黄 曹著 王苏苏 余玠 胥偃 王仲舒 黎逢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