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深赴霜林,常恐风先我。
谁知前夕雪,断送陆浑火。
渥丹变焦墨,入画亦自可。
狂飙通夜号,千树晓不堕。
成毁时则然,造物测或叵。
君看初日丽,倏尔黑云裹。
却趁半晌晴,秘魔厓下坐。
秋深赴霜林,常恐风先我。
谁知前夕雪,断送陆浑火。
渥丹变焦墨,入画亦自可。
狂飙通夜号,千树晓不堕。
成毁时则然,造物测或叵。
君看初日丽,倏尔黑云裹。
却趁半晌晴,秘魔厓下坐。
这首诗描绘了深秋时节,诗人与友人一同前往霜林赏景,却担心被疾风抢先一步。夜晚,一场突如其来的雪降临,不仅断绝了陆浑的火光,也改变了原本红艳如丹的枫叶,使其变为焦黑,但这样的景象在画中也别有一番风味。狂风整夜呼啸,千树在晨曦中依然屹立不倒,展现出自然界的壮美与力量。
接着,诗人以自然界的变化为喻,探讨了事物兴衰更替的规律,感叹造物主的不可预测性。然而,即便面对变幻莫测的自然,诗人仍能从初升的太阳中找到希望,即使短暂,也能在秘魔崖下寻得片刻宁静。整首诗通过细腻的自然描写,表达了对生命与自然深刻的理解和感悟,以及在逆境中寻找光明与平静的态度。
北风吹人不可仰,谽谺嘘吸发怪响。
乱云深黑时既昏,山路雪花大如掌。
何人吹笛夜登楼,高寒旷朗白漭瀁。
此时疲驴冻且僵,安得寻梅寄清赏。
夜深梦忆罗浮村,山家酒熟发瓮盎。
锵然踏碎冻蛟脊,寒光耿耿照孤往。
但见梅花冒雪开,玉尘倒泻百千丈。
翠羽不鸣山气深,美人劝酒空遐想。
青山犹是陈迹非,明朝此意问罔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