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计酬劳夏簟凉,遗编枕上阅兴亡。
气增髯竟从元德,笑里瞒徒造子将。
汉鼎未移存北海,蜀兵已挫失南阳。
莫将胜败论人物,忠义千年有耿光。
无计酬劳夏簟凉,遗编枕上阅兴亡。
气增髯竟从元德,笑里瞒徒造子将。
汉鼎未移存北海,蜀兵已挫失南阳。
莫将胜败论人物,忠义千年有耿光。
此诗《读三国志》由宋代诗人释德洪所作,通过阅读《三国志》,诗人表达了对历史人物和事件深刻而复杂的思考。首句“无计酬劳夏簟凉”以夏日清凉的竹席为喻,暗示了诗人内心深处对于历史人物命运的感慨与无奈。接下来,“遗编枕上阅兴亡”则点明了诗人夜读《三国志》的情景,借以回顾历史上的兴衰更替。
“气增髯竟从元德,笑里瞒徒造子将”两句,运用了生动的细节描写,展现了历史人物的复杂性格。元德可能指的是刘备,这里的“气增髯”形象地描绘了刘备在关键时刻的决断力;“笑里瞒徒造子将”则可能是对曹操的讽刺,意指其表面的微笑背后隐藏着对部下的欺骗与利用。
“汉鼎未移存北海,蜀兵已挫失南阳”两句,对比了汉室与蜀汉的命运,前者虽未完全覆灭,但北海之地的局势依然紧张;后者则在南阳遭遇挫折,暗示了蜀汉势力的削弱。这两句不仅反映了历史的残酷,也体现了诗人对历史进程的深刻洞察。
最后,“莫将胜败论人物,忠义千年有耿光”表达了诗人对历史人物价值的独到见解。他认为不应仅以成败来评判人物,真正的价值在于其忠诚与正义。这句话强调了忠义精神的永恒光辉,是对历史人物高尚品质的肯定与赞美。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情感描绘和深邃的历史思考,展现了诗人对《三国志》中人物与事件的独特感悟,以及对忠义精神的崇高敬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