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读三国志》
《读三国志》全文
宋 / 释德洪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阳]韵

无计酬劳夏簟凉,遗编枕上阅兴亡。

气增髯竟从元德,笑里瞒徒造子将。

汉鼎未移存北海,蜀兵已挫失南阳。

莫将胜败论人物,忠义千年有耿光。

(0)
鉴赏

此诗《读三国志》由宋代诗人释德洪所作,通过阅读《三国志》,诗人表达了对历史人物和事件深刻而复杂的思考。首句“无计酬劳夏簟凉”以夏日清凉的竹席为喻,暗示了诗人内心深处对于历史人物命运的感慨与无奈。接下来,“遗编枕上阅兴亡”则点明了诗人夜读《三国志》的情景,借以回顾历史上的兴衰更替。

“气增髯竟从元德,笑里瞒徒造子将”两句,运用了生动的细节描写,展现了历史人物的复杂性格。元德可能指的是刘备,这里的“气增髯”形象地描绘了刘备在关键时刻的决断力;“笑里瞒徒造子将”则可能是对曹操的讽刺,意指其表面的微笑背后隐藏着对部下的欺骗与利用。

“汉鼎未移存北海,蜀兵已挫失南阳”两句,对比了汉室与蜀汉的命运,前者虽未完全覆灭,但北海之地的局势依然紧张;后者则在南阳遭遇挫折,暗示了蜀汉势力的削弱。这两句不仅反映了历史的残酷,也体现了诗人对历史进程的深刻洞察。

最后,“莫将胜败论人物,忠义千年有耿光”表达了诗人对历史人物价值的独到见解。他认为不应仅以成败来评判人物,真正的价值在于其忠诚与正义。这句话强调了忠义精神的永恒光辉,是对历史人物高尚品质的肯定与赞美。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情感描绘和深邃的历史思考,展现了诗人对《三国志》中人物与事件的独特感悟,以及对忠义精神的崇高敬仰。

作者介绍

释德洪
朝代:宋   生辰:1089

年十四,父母双亡,依三峰靘禅师为童子。哲宗元祐四年(1089),试经於东京天王寺,冒惠洪名得度为僧。四年后南归,依真净禅师於庐山归宗寺,随真净迁洪州石门。二十九岁始,游方东吴、衡山、金陵等地,住金陵清凉寺。冒名剃度事发,入狱一年,勒令返俗。后至东京,入丞相张商英、枢密郭天信门下,再得度,赐名宝觉圆明禅师。徽宗政和元年(1111),张、郭贬黜,亦受牵连,发配朱崖军(今海南三亚)。三年,得释。四年,返筠州,馆於荷塘寺。后又被诬以张怀素党系南昌狱百馀日,遇赦,归湘上南台。高宗建炎二年卒,年五十八。
猜你喜欢

和王宰见戏二绝·其二

风来瑟瑟暮生波,雨后阶前榆荚多。

隔叶黄鹂漫愁思,定应春晚不能歌。

(0)

和姜总管食菜羹·其二

未必烝壶输鸭味,谁云湩酪敌莼羹。

先春已拟尝新韭,最爱萧萧夜雨声。

(0)

枕畔木犀

屏里一斑窥豹管,钗头千粟缀鹅黄。

角巾堕晓花同梦,月帐含秋影亦香。

(0)

次韵周畏知用南轩闻说城东梅十里句为韵六言七首·其二

广平心肠铁石,姑射肌肤冰雪。

共令索笑求诗,未免婴情驾说。

(0)

次木伯初蜡梅三绝·其一

格韵评量故是梅,采薪丛里冻花开。

蜂衙不逐飘零尽,真似天工蜡缀来。

(0)

次韵木伯初秋兰·其一

堪嗟堪惜是怀沙,占得秋兰作楚花。

世莫我知方自足,底将逝水送韶华。

(0)
诗词分类
写雪 西湖 写水 生活 愤慨 忧国忧民 思亲 伤感 感慨 军旅 离别 乐府 壮志难酬 归隐 和诗 伤逝 泰山 闺怨
诗人
源乾曜 于志宁 陈瑸 诸葛恪 崔液 徐锴 高力士 欧阳衮 丁宝臣 黄宽 储大文 梁鸿 李璮 怀素 黄颇 戴敦元 刘旦 马文升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