庭皋澹如水,袅袅雪仍垂。
疏竹俄相并,栖乌迥对疑。
垆香收煮茗,漏刻过吟诗。
宴坐将何道,沈冥识者谁。
庭皋澹如水,袅袅雪仍垂。
疏竹俄相并,栖乌迥对疑。
垆香收煮茗,漏刻过吟诗。
宴坐将何道,沈冥识者谁。
这首诗描绘了冬夜静谧而清冷的景象。"庭皋澹如水",以比喻的手法,形容庭院地面如同平静的水面,映照出月光或雪色的清冷。"袅袅雪仍垂",形象地写出雪花轻盈飘落,犹如细丝般挂在枝头,增添了寂静的氛围。
"疏竹俄相并",写稀疏的竹林在雪中显得更加稀疏,它们相互依偎,形成了一幅孤独而坚韧的画面。"栖乌迥对疑",乌鸦远远地对视,似乎也在感受这份静寂,增添了神秘感。
诗人在此时煮茶品茗,"垆香收煮茗",炉火上的香气与雪夜的静谧形成对比,透露出一丝暖意。"漏刻过吟诗",时间在滴漏声中悄然流逝,诗人沉浸于诗歌创作之中,享受着孤独的思考时光。
最后两句"宴坐将何道,沈冥识者谁",表达了诗人独自静坐的深思,他寻求的是超越世俗的领悟,但知音难觅,只有自己能体会这沉静中的哲理。
总的来说,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描绘和深沉的内心独白,展现了雪夜独坐时的宁静、孤独以及诗人对超然境界的追求。
碧莲花发梦湾矶,鹤骨难教厚禄肥。
夜月擎来双掌露,晓风拂动六铢衣。
渔歌过后香犹湿,鹭影移时雪欲霏。
风月既为专一壑,茅茨何自有光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