饭了晴窗睡足时,杖藜徐步出荆扉。
若无俗事关人意,只有杨花点客衣。
黄鸟怨春浑不住,杜鹃知我亦思归。
邻家酒熟容赊买,竹笋初生韭菜肥。
饭了晴窗睡足时,杖藜徐步出荆扉。
若无俗事关人意,只有杨花点客衣。
黄鸟怨春浑不住,杜鹃知我亦思归。
邻家酒熟容赊买,竹笋初生韭菜肥。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宁静而悠闲的生活画卷。诗人于晴朗的窗下小憩后,手持藜杖缓缓走出柴门,展现出一种超脱世俗的闲适与自在。诗中“若无俗事关人意”一句,表达了诗人对尘世烦恼的淡然态度,强调了内心的宁静与平和。
接着,诗人通过“只有杨花点客衣”这一细节,进一步渲染了环境的清幽与自然之美,同时也暗示了时光的流逝与季节的更迭。杨花轻轻飘落,不仅点缀了行人的衣物,也仿佛在诉说着春天的故事。
“黄鸟怨春浑不住,杜鹃知我亦思归”两句,运用拟人化的手法,赋予黄鸟与杜鹃以情感,它们似乎在表达对春光易逝的感慨,以及对远方的思念。这种情感的共鸣,既增添了诗歌的情感深度,也引发了读者对于生命流转与乡愁的共鸣。
最后,“邻家酒熟容赊买,竹笋初生韭菜肥”两句,描绘了乡村生活的另一面——邻里之间的和谐与共享。诗人不仅满足于自然的馈赠,还乐于与邻居分享美酒佳肴,享受着竹笋与韭菜带来的美味,这不仅是物质上的满足,更是心灵上的愉悦与和谐。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日常生活场景的细腻描绘,展现了诗人对自然、对生活的热爱与追求,以及对内心平静的向往。它不仅是一幅生动的生活画卷,也是诗人情感世界的真实写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