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州望樊山,秀色如可揽。
扁舟横江来,山脚系吾缆。
大川失汹涌,浅水澄可鉴。
北风吹疏雨,夜枕舟屡撼。
齐安不可望,灭没孤城暗。
奔流略溪口,龙蜃屡窥瞰。
平生千金质,戒惧敢忘暂。
兹游定何名,耿耿有馀念。
黄州望樊山,秀色如可揽。
扁舟横江来,山脚系吾缆。
大川失汹涌,浅水澄可鉴。
北风吹疏雨,夜枕舟屡撼。
齐安不可望,灭没孤城暗。
奔流略溪口,龙蜃屡窥瞰。
平生千金质,戒惧敢忘暂。
兹游定何名,耿耿有馀念。
黄州望樊山的诗句中,“秀色如可揽”描绘出樊山的美丽景致,山势婀娜,如同可以把握在手中的宝物。这不仅是对自然之美的欣赏,也反映了诗人对美好事物的向往和珍惜。
“扁舟横江来”一句,则写出了诗人乘坐平底小船,顺着江水到来的情景。这种描写增添了一种从容不迫、悠然自得的情趣。“山脚系吾缆”表明诗人将船停泊在樊山脚下,并用绳索系在山脚,这里的“吾缆”既指船缆,也隐喻了诗人的心被这片美景所系。
接下来,“大川失汹涌,浅水澄可鉴”两句,通过对比江水的不同状态——从汹涌到清澈,可见诗人观察自然的心境。这里的“大川”指的是长江,它在不同的时刻有着不同的面貌,而“失汹涌”则可能暗示了某种力量或激情的消退。之后,“浅水澄可鉴”写出了平静、清澈的水面如同镜子,反映出诗人内心的宁静与明晰。
“北风吹疏雨,夜枕舟屡撼”两句则描绘了一个多云的夜晚,北风带来的细雨和船只被风浪摇撼的情景。这里的“夜枕舟”表现出诗人在这样的环境中依然保持着对自然的亲近感受,而“屡撼”则传达了一种不安与动荡。
“齐安不可望,灭没孤城暗”一句,则描写了远处的齐安城因为某种原因而看不见,可能是被迷雾或云烟所遮挡,或者是时间的流逝使其变得模糊。这里的“灭没”和“孤城暗”,都给人一种历史沧桑、物是人非的感慨。
“奔流略溪口,龙蜃屡窥瞰”两句,写出了江水在溪口处的迅猛流动,以及山谷中的灵异之气——龙蜃(传说中的一种神兽)不时探头观望。这一段描绘了一个充满生机与神秘色彩的自然景象。
“平生千金质,戒惧敢忘暂”则表达了诗人对这次樊溪之游的珍视和牢记。这里的“千金”比喻珍贵,“不敢忘暂”则强调了这段经历在诗人心中的重要性。
最后,“兹游定何名,耿耿有馀念”一句,表达了诗人对于此次游历的回味和对未来的命名的思考。这里的“耿耿有馀念”,则透露出诗人内心深处对这次旅行的留恋和不舍。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美景的细腻描写,以及诗人情感变化的抒发,展现了一个多层次、丰富的情感世界。
长安城西销客魂,故侯墓前双石门。
空梁无风蟏蛸挂,高台不夜鼯鼠奔。
行歌牧竖上陇首,守冢老兵眠树根。
道傍徙倚长叹息,千古此意谁与论。
当时贵宠真无匹,势倚青天回白日。
骖乘亲陪别苑游,行香日侍斋宫直。
元公铁券大国封,都护金章新样刻。
玉鞭蹀躞内厩马,雕盘络绎尚方食。
权相交驩亦扫门,彻侯受酒咸避席。
此时意气薄青云,睇笑看人宠辱分。
负郭园池田太尉,重城甲第霍将军。
求仙偏访烧铅客,亡命多归带剑群。
曲阁重楼春自驻,繁弦急管日初曛。
自言富贵无销歇,争见桑田海亦竭。
未央宫前请室开,咸阳道上车尘绝。
閒门行马卧莓苔,旧馆罦罳藏雨雪。
只今尺土闭空原,岁岁春啼杜宇血。
吁嗟嗟世皇二宠倾朝廷,前有武定后咸宁。
福过俱为万人指,法行再见七庙灵。
人间荣悴咸可数,古来金谷与郿坞。
前车已却后车驰,请君但看北邙土。
《武定侯墓歌》【明·于慎行】长安城西销客魂,故侯墓前双石门。空梁无风蟏蛸挂,高台不夜鼯鼠奔。行歌牧竖上陇首,守冢老兵眠树根。道傍徙倚长叹息,千古此意谁与论。当时贵宠真无匹,势倚青天回白日。骖乘亲陪别苑游,行香日侍斋宫直。元公铁券大国封,都护金章新样刻。玉鞭蹀躞内厩马,雕盘络绎尚方食。权相交驩亦扫门,彻侯受酒咸避席。此时意气薄青云,睇笑看人宠辱分。负郭园池田太尉,重城甲第霍将军。求仙偏访烧铅客,亡命多归带剑群。曲阁重楼春自驻,繁弦急管日初曛。自言富贵无销歇,争见桑田海亦竭。未央宫前请室开,咸阳道上车尘绝。閒门行马卧莓苔,旧馆罦罳藏雨雪。只今尺土闭空原,岁岁春啼杜宇血。吁嗟嗟世皇二宠倾朝廷,前有武定后咸宁。福过俱为万人指,法行再见七庙灵。人间荣悴咸可数,古来金谷与郿坞。前车已却后车驰,请君但看北邙土。
https://shici.929r.com/shici/jGy7s7n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