峦光设色浅深间,万瓦鳞鳞鉴碧湾。
孤塔自来当沔口,高僧相过说庐山。
常时杯底沈黄鹤,每就堂中乳白鹇。
南北精蓝青比比,蒲团才得个人闲。
峦光设色浅深间,万瓦鳞鳞鉴碧湾。
孤塔自来当沔口,高僧相过说庐山。
常时杯底沈黄鹤,每就堂中乳白鹇。
南北精蓝青比比,蒲团才得个人闲。
这首诗描绘了王章甫水明楼周边的自然景色和人文气息。首句"峦光设色浅深间",以轻淡的笔触勾勒出山水间的层次感,色彩斑斓而富有变化。"万瓦鳞鳞鉴碧湾"则形象地描绘了屋瓦在阳光下闪烁,如同镜子般映照着碧绿的江湾,展现出宁静而开阔的画面。
"孤塔自来当沔口"点出了楼前的孤立塔影,它像是江边的一座守望者,增添了历史的沧桑感。"高僧相过说庐山"暗示了文人墨客与僧侣之间的交往,增添了文化气息,也暗寓了诗人对庐山的向往。
"常时杯底沈黄鹤"一句,借用了黄鹤的典故,表达诗人品茗赏景时的闲适心境,仿佛连黄鹤也被吸引至此。"每就堂中乳白鹇"进一步描绘了楼内的生活情趣,乳白色的鹇鸟悠然自得,增添了生机。
最后两句"南北精蓝青比比,蒲团才得个人闲",将视线转向周围的佛寺,众多的寺庙与青砖黛瓦相互映衬,而诗人独自坐在蒲团上,享受这份难得的清闲,流露出诗人超脱尘世的追求和对宁静生活的向往。
总的来说,袁宏道的《坐王章甫水明楼》通过细腻的笔触,描绘了一幅山水人文交融的画卷,展现了诗人闲适的生活态度和对自然与文化的热爱。
疏枝倚竹更临池,一饷清寒瘦雪肌。
恰似玉儿初识面,朱唇苏颊总相宜。
伟邛崃之美竹,初发迹于䍧牱。
有山而不险,有水而无波。
金声而玉节,故贯四时而不改其柯。
郭子遗我,扶余涧阿。
坐则倚胡床棐几,行则随青笠绿蓑。
吾衰也久矣,视尔畏友。
予琢予磨,百世以俟圣人而不惑,则涪皤不负筇竹。
危而不扶,颠而不持,惟筇竹之负涪皤。
田窦堂上酒,未醉已变态。
何如东陵瓜,子母相钩带。
富贵席未煖,珠玉作灾怪。
茅茨虽长贫,终有懿亲在。
丈人困州县,短发馀会撮。
居然枳棘栖,坐阅岁月代。
青云已迷津,浊酒未割爱。
簿领能无休,饤饾唤鱼菜。
羁旅苦地偏,江湖见天大。
万里一帆樯,长风可倚赖。
因行访幽禅,头陀烟雨外。
上帝设号令,隐其南山下。
震发固有时,曷常事凭怒。
春以动含生,夏以奋风雨。
冬其息不用,藏在黄厚土。
我今来江南,岁历惟建午。
如何小雪前,向晓疑鸣釜。
蛟蛇龟虫厄,鳞裂口块吐。
虾蟆不食月,深窟僵两股。
天公岂物欺,若此汩时序。
或言非天公,实乃阴怪主。
尝观古祠画,牛首椎连鼓。
墨云杂狂飙,相与为肺腑。
是不由昊穹,安能顺寒暑。
吾因考厥事,复以验莽卤。
市井欺量衡,定知不活汝。
元恶逆大伦,勿加霹雳斧。
此岂曰无私,故予未所取。
必恐窃天威,似将文法侮。
焉顾五行错,讵畏万物睹。
欲扣九门陈,恨身无鸟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