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风萧萧洛川渡,水碧沙寒飞白鹭。
波头伐木欲成梁,落日樵苏下山去。
山头九月雪一尺,山民燃薪当襦裤。
石田收薄妇子饥,岁晚苦寒安可度。
秋风萧萧洛川渡,水碧沙寒飞白鹭。
波头伐木欲成梁,落日樵苏下山去。
山头九月雪一尺,山民燃薪当襦裤。
石田收薄妇子饥,岁晚苦寒安可度。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深秋的山村景象,通过鲜明生动的画面展现了当时农民在寒冷中的艰辛生活。
"秋风萧萧洛川渡,水碧沙寒飞白鹭。" 这两句以秋风为背景,描绘了一幅河川景色。秋风吹拂,树木摇曳,洛川之渡,水流清澈而冰冷,沙滩上白鹭翱翔,显得十分凄凉。
"波头伐木欲成梁,落日樵苏下山去。" 这两句则展示了农民的劳作情景。在波光粼粼的水面边,人们正在砍伐树木,准备用来建造房屋。而当太阳落山之际,樵夫们收起工具,疲惫地下山回家。
"山头九月雪一尺,山民燃薪当襦裤。" 这两句描绘了深秋的冷清及山中人士对抗寒冷的方式。九月时节,山上已有积雪达一尺之厚,而山中的居民则不得不燃烧薪柴取暖,以抵御严冬的来临。
"石田收薄妇子饥,岁晚苦寒安可度。" 最后两句反映了农民在年关将至时的困顿与对未来的忧虑。由于农业生产的不易,导致妇女和孩子们都面临饥饿,而随着冬季的深入,生活变得更加艰难。
总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示了秋天山村的萧瑟与农民的艰辛,同时也透露出对寒冷冬日的担忧。诗中的意象丰富,情感真挚,是一首颇具生活气息和艺术魅力的古典诗作。
浩然天地秋,凉风日萧索。
宪也固非病,回焉不改乐。
公秫已堪酿,兵厨有近约。
以此邀子车,主礼岂云薄。
伊阙十五里,唐朝三百年。
岁寒林木在,王氏子孙传。
门有登龙客,风生饮虎泉。
丹方齐代刻,龛像魏时镌。
居士山长对,郎君谷已迁。
塔巍花缭绕,溪净竹婵娟。
水记空陈迹,烽台息旧烟。
陆浑平犷俗,八节稳渔船。
嗣绝伤宫傅,碑亡叹郑虔。
石楼延客醉,天竺伴僧禅。
寓目鸣銮地,追怀夺锦篇。
白云最深处,约我咏归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