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秋风三首·其一》
《秋风三首·其一》全文
宋 / 张耒   形式: 古风

秋风萧萧洛川渡,水碧沙寒飞白鹭。

波头伐木欲成梁,落日樵苏下山去。

山头九月雪一尺,山民燃薪当襦裤。

石田收薄妇子饥,岁晚苦寒安可度。

(0)
翻译
秋风吹过洛川渡口,河水清澈沙滩寒冷,白鹭翩翩飞舞。
湖面木工砍伐树木做梁,夕阳西下,樵夫背着柴火下山回家。
九月山顶积雪厚达一尺,山民烧木取暖,当作衣物穿在身上。
贫瘠的石田收成微薄,妇女儿童饥饿难耐,寒冬将至,如何度过?
注释
萧萧:形容秋风凄凉、肃杀。
洛川渡:洛河上的渡口。
樵苏:打柴和割草,泛指农事。
襦裤:短衣和裤子,这里指代衣物。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深秋的山村景象,通过鲜明生动的画面展现了当时农民在寒冷中的艰辛生活。

"秋风萧萧洛川渡,水碧沙寒飞白鹭。" 这两句以秋风为背景,描绘了一幅河川景色。秋风吹拂,树木摇曳,洛川之渡,水流清澈而冰冷,沙滩上白鹭翱翔,显得十分凄凉。

"波头伐木欲成梁,落日樵苏下山去。" 这两句则展示了农民的劳作情景。在波光粼粼的水面边,人们正在砍伐树木,准备用来建造房屋。而当太阳落山之际,樵夫们收起工具,疲惫地下山回家。

"山头九月雪一尺,山民燃薪当襦裤。" 这两句描绘了深秋的冷清及山中人士对抗寒冷的方式。九月时节,山上已有积雪达一尺之厚,而山中的居民则不得不燃烧薪柴取暖,以抵御严冬的来临。

"石田收薄妇子饥,岁晚苦寒安可度。" 最后两句反映了农民在年关将至时的困顿与对未来的忧虑。由于农业生产的不易,导致妇女和孩子们都面临饥饿,而随着冬季的深入,生活变得更加艰难。

总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示了秋天山村的萧瑟与农民的艰辛,同时也透露出对寒冷冬日的担忧。诗中的意象丰富,情感真挚,是一首颇具生活气息和艺术魅力的古典诗作。

作者介绍
张耒

张耒
朝代:宋   字:文潜   号:柯山   籍贯:亳州谯县(今安徽亳州市)   生辰:1054—1114年

张耒(1054~1114年),字文潜,号柯山,人称宛丘先生、张右史。生于北宋至和元年(1054年),殁于政和四年(1114年),享年六十一岁。他是宋神宗熙宁进士,历任临淮主簿、著作郎、史馆检讨。哲宗绍圣初,以直龙阁知润州。宋徽宗初,召为太常少卿。苏门四学士之一。“苏门四学士”(秦观、黄庭坚、张耒、晁补之)中辞世最晚而受唐音影响最深的作家。
猜你喜欢

次韵王定国湖上

君来惟有岸蒲青,落寞羁怀独此行。

远浦自迷眷草色,绿阴初变夏禽声。

龟毛兔角知何物,鹏海鹪枝各有情。

且共论文一樽酒,吴霜从向鬓间生。

(0)

次韵耒阳邹明府庸

梦比光阴一鸟过,四年江渚负长哦。

逢君旧眼青犹在,惊我寒须白已多。

言偃政声方浃洽,茂陵归思独蹉跎。

何时又见挥吟笔,快若轻丸下峻坡。

(0)

焚香

清泉黳石饼,南海宝洲香。

下帘隐几坐,烟霏散央央。

春云乍凝聚,玉穗忽纤长。

瑞鸭戏喷吐,双卧不肯翔。

佛国宝芬郁,仙圃花气芳。

真灵格杳冥,邪厉驱幽荒。

安得逍遥人,肯顾来此堂。

说我无上道,德音斯不忘。

(0)

中秋招赵湜

浩然天地秋,凉风日萧索。

宪也固非病,回焉不改乐。

公秫已堪酿,兵厨有近约。

以此邀子车,主礼岂云薄。

(0)

留题城西水磨

客来亭上脱春衫,马浴寒泉洗辔衔。

怪得主人留再住,水声林影似江南。

(0)

汝直松斋

伊阙十五里,唐朝三百年。

岁寒林木在,王氏子孙传。

门有登龙客,风生饮虎泉。

丹方齐代刻,龛像魏时镌。

居士山长对,郎君谷已迁。

塔巍花缭绕,溪净竹婵娟。

水记空陈迹,烽台息旧烟。

陆浑平犷俗,八节稳渔船。

嗣绝伤宫傅,碑亡叹郑虔。

石楼延客醉,天竺伴僧禅。

寓目鸣銮地,追怀夺锦篇。

白云最深处,约我咏归田。

(0)
诗词分类
壮志难酬 归隐 和诗 伤逝 泰山 闺怨 羁旅 奉和 赞颂 应制 离愁 伤春 忆昔 闺思 黄河 访友 劝勉 喜悦
诗人
晁公溯 谢应芳 温纯 张謇 戚继光 龚鼎孳 郭则沄 储光羲 高适 蒋士铨 陆佃 范仲淹 释敬安 吴镇 王廷相 沈与求 苏洵 吕南公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