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楼四望春风晓,落花已满江南道。
黛色横天照白云,碧川绕郭连芳草。
芳草湖分屏障中,千岩倒映金芙蓉。
尽日红妆明镜里,几处青山忆谢公。
高楼四望春风晓,落花已满江南道。
黛色横天照白云,碧川绕郭连芳草。
芳草湖分屏障中,千岩倒映金芙蓉。
尽日红妆明镜里,几处青山忆谢公。
此诗描绘了一幅清明时节登高远眺的壮丽景象。首句“高楼四望春风晓”,以高楼为立足点,展现春日清晨的清新与生机。接着,“落花已满江南道”一句,通过满地落花渲染出江南春天的浪漫氛围。接下来,“黛色横天照白云,碧川绕郭连芳草”两句,运用对比和色彩描绘,将天空的深邃与白云的轻盈、河流的碧绿与草地的生机融为一体,展现出一幅和谐美丽的自然画卷。
“芳草湖分屏障中,千岩倒映金芙蓉”进一步扩展了画面的层次感,湖水与屏障相映成趣,千岩倒影在水中,如同金色的芙蓉绽放,既展现了自然景观的壮美,也蕴含着诗人对自然之美的赞叹。最后,“尽日红妆明镜里,几处青山忆谢公”两句,将时间与空间的维度结合,以“尽日”描绘时间的漫长,以“明镜”比喻清澈的湖面,同时借“青山”与古代文人谢公的联想,表达了对美好时光的珍惜以及对历史文化的追思。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笔触和丰富的意象,不仅展现了清明时节的自然风光,也融入了诗人的情感与思考,是一首富有意境和情感深度的作品。
情绪长随节物迁,老逢元日更悽然。
春风未省摇心曲,腊雪空留点鬓边。
加我四年终易学,长君一岁尚尘缘。
何当同伏嵌岩下,添取炉中住世铅。
吾儿癸卯豚犬耳,徐家同日生明珠。
乃翁爱子爱其类,堆盘岁岁分甘腴。
尝新既足旨甘奉,遣送更欲均有无。
但肯食芹而美矣,如渠此意夫岂徒。
嗟予已老将疾至,肉味不啜惟僧蔬。
忽惊马乳堕几案,未免馋口餐其馀。
及兹满架未零落,少待明月相携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