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席上有唱欧公送刘原甫辞者次日又有唱东坡三过平山堂辞者今联续唱之感怀作绝句》
《席上有唱欧公送刘原甫辞者次日又有唱东坡三过平山堂辞者今联续唱之感怀作绝句》全文
宋 / 晁说之   形式: 七言绝句  押[支]韵

龙门不见鬓垂丝,莫唱平山杨柳辞。

纵使前声君忍听,后声恼杀木肠儿。

(0)
注释
龙门:龙门,这里可能指代仕途或功名的象征,也可能指代某地的名胜。
鬓垂丝:形容头发斑白,暗示诗人年老。
平山杨柳辞:可能是某首以平山堂和杨柳为题材的歌曲,表达离别或哀愁的情感。
木肠儿:木肠儿,形容心情愁苦到如木头般麻木,无法承受更多的情感打击。
翻译
龙门已看不见我两鬓的白发,就别再唱起那《平山堂》里的杨柳曲。
即使你勉强听前面的歌声,但后面的旋律必定会触动我这颗愁苦的心。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晁说之所作,表达了他对连续听到与离别和怀念相关的歌声的感触。首句“龙门不见鬓垂丝”暗示了岁月流逝,诗人已不再年轻,可能暗指友人刘原甫的离去或诗人自己的感慨。次句“莫唱平山杨柳辞”表达了对悲伤离别的歌曲的劝止,可能是希望人们不要过于沉溺于哀伤的情绪。

后两句“纵使前声君忍听,后声恼杀木肠儿”进一步深化了这种情感。诗人说即使最初的歌声还能忍受,但接下来的歌声(可能更加触动心弦)却足以让人心碎,甚至让木石也为之动情。这表达了诗人对离别之情的敏感和对友人的深深牵挂。

整首诗通过音乐的感染力,展现了诗人对人事变迁和离别之苦的独特感受,以及对友人命运的关切。

作者介绍
晁说之

晁说之
朝代:宋   字:以道   籍贯:因慕司马光之为   生辰:1059年—1129年

晁说之[chaoyuezhi](1059年—1129年),字以道、伯以,因慕司马光之为人,自号景迂生。先世世居澶州(今河南濮阳),钜野(今山东菏泽市巨野县)人。晁迥玄孙。生于宋仁宗嘉祐四年,卒于高宗建炎三年,年七十一岁。
猜你喜欢

柳梢青·一望清溪

一望清溪。
两堤翠荫,半纸新诗。
凉满衣裳,香生笔砚,风动窗扉。
月明撑过船儿。
载龙玉、双娥对吹。
竹外山亭,花边水槛,不醉休归。

(0)

谒金门·秋淡淡

秋淡淡。
弥望暮天云黯。
窗小新糊便老眼。
不应疏酒盏。
菊净橙香霜晚。
何处数声来雁。
飞下湖边红蓼岸。
有诗方许看。

(0)

卜算子·常记十年前

常记十年前,共醉梅边路。
别后频收尺素书,依旧情相与。
早愿却来看,玉照花深处。
风暖还听柳际莺,休唱闲居赋。

(0)

如梦令·人在骖鸾深院

人在骖鸾深院。
误认落梅疏片。
零乱舞东风,云淡水平天远。
帘卷。
帘卷。
飞上绣裀不见。

(0)

祝英台近·暖风回

暖风回,芳意动,吹破冻云凝。
春到南湖,检校旧花径。
手栽一色红梅,香笼十亩,忍轻负、酒肠诗兴。
小亭凭。
几多月魄□□,重重乱林影。
却忆年时,同醉正同咏。
问公白玉堂前,何如来听,玉龙喷、碧溪烟冷。

(0)

如梦令·野菊亭亭争秀

野菊亭亭争秀。
闲伴露荷风柳。
浅碧小开花,谁摘谁看谁嗅。
知否。
知否。
不入东篱杯酒。

(0)
诗词分类
生活 愤慨 忧国忧民 思亲 伤感 感慨 军旅 离别 乐府 壮志难酬 归隐 和诗 伤逝 泰山 闺怨 羁旅 奉和 赞颂
诗人
崔元略 滕珦 王嫱 梁焘 都穆 温峤 班婕妤 陈时政 叶法善 储瓘 吴少微 王和卿 李星沅 朱子奢 戴永植 辨才 黄定 刘时中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