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得工夫过一关,从空放下绝追攀。
松风不入是非耳,竹径肯通人我山。
有问对谈惟莫莫,无心袖手只闲闲。
忽闻枝上灵禽语,似笑山翁痴复顽。
那得工夫过一关,从空放下绝追攀。
松风不入是非耳,竹径肯通人我山。
有问对谈惟莫莫,无心袖手只闲闲。
忽闻枝上灵禽语,似笑山翁痴复顽。
这首宋朝释子益的《偶成》诗,以禅宗的意境描绘了诗人超脱世俗的心境。首句“那得工夫过一关”表达了诗人无暇顾及尘世纷扰,专注于内心修炼的态度。次句“从空放下绝追攀”进一步强调了放弃对外物的追求,达到心灵的空灵境界。
第三句“松风不入是非耳”,通过松风比喻清静的心境,表明诗人已不受外界的是非干扰。第四句“竹径肯通人我山”,则以竹径象征通往内心宁静的道路,暗示人与自然的和谐共处。
第五、六句“有问对谈惟莫莫,无心袖手只闲闲”,描绘了诗人面对询问时的沉默和闲适,表现出淡泊名利的洒脱。最后一句“忽闻枝上灵禽语,似笑山翁痴复顽”,以灵禽的鸣叫,寓言般地传达出诗人自我解嘲的意味,认为自己或许过于痴顽,却也享受着这份山林间的自在。
整体来看,这首诗语言简洁,意境深远,体现了禅宗的内省和超脱,展现了诗人内心的宁静与淡泊。
大庾岭南郡,新兴事若何。
还珠合浦近,辟恶密香多。
主圣天如覆,时平海不波。
更逢贤太守,应有裤襦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