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映皎皎涵窗扉,中有高人缟布衣。
恰尔万缘归澹寂,悠然千古到皇羲。
天香影落心斋外,露鹤声闻夕照时。
目断罗浮三五夜,岁寒心事更相依。
月映皎皎涵窗扉,中有高人缟布衣。
恰尔万缘归澹寂,悠然千古到皇羲。
天香影落心斋外,露鹤声闻夕照时。
目断罗浮三五夜,岁寒心事更相依。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宁静而超脱的画面,通过月光、高人、淡寂、天香、露鹤等元素,营造出一种超凡脱俗的意境。诗人以月光为引线,将读者带入一个远离尘嚣的世界,月光如水般映照在窗扉上,映衬出一位身着缟布衣的高人形象。这高人似乎与万千世事无关,心境达到了一种淡泊与寂静的状态,仿佛穿越了千古,与远古的圣贤皇羲相接。
接着,诗中提到“天香影落”,暗示着一种超自然的香气弥漫在四周,与心斋外的世界相融合,增添了几分神秘与高雅。而“露鹤声闻”则进一步渲染了这份静谧与和谐,鹤唳声在夕阳余晖中回荡,与自然界的其他声音交织在一起,构成了一曲动人心弦的自然之歌。
最后,“目断罗浮三五夜,岁寒心事更相依”两句,表达了诗人对这种超脱境界的向往与追求。罗浮山是道教圣地,此处借指精神上的追求之地;“三五夜”则可能象征着时间的流逝,但即使岁月更迭,诗人的心事与这份超脱的追求依然紧密相连,永不分离。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描绘和深邃的思考,展现了诗人对自然、超脱与永恒的深刻感悟,以及对内心世界纯净与宁静的向往。
莲衣未褪星期过,闲庭嫩凉天气。
寂寂墙阴,深深苔罅,花吐几分秋意。
冰清玉瘦,正掩映红窗,伴侬憔悴。
月澹烟疏,露萤点点短丛缀。
年时夜阑不寐,绛纱笼烛照,微雨初霁。
素靥凝愁,幽香酿韵,别有一般风味。天涯此际。
定萧瑟空阶,怅思前事。淅淅西风,怕吹成粉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