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送柴郎中使高丽》
《送柴郎中使高丽》全文
宋 / 王禹偁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元]韵

初过清明野色繁,柳花榆荚扑轺轩。

中台应宿郎官贵,外国占星使者尊。

海水无波分岛屿,扶桑见日认藩垣。

东夷休请萧夫子,好把诗书问状元。

(0)
注释
清明:中国传统节日,春分后十五日为清明。
野色:野外的景色。
柳花:柳树的花朵。
榆荚:榆树的果实,形似豆荚。
轺轩:古代的一种轻便马车。
中台:朝廷中枢。
郎官:古代官职之一,指较低级别的官员。
外国:指其他国家或地区。
使者:被派遣传达信息或执行任务的人。
尊:地位高,受尊敬。
海水:大海。
分岛屿:区分海洋中的陆地。
扶桑:古代神话中的东方日出处,这里代指东方国家。
藩垣:国界,城墙。
东夷:古代对东方部族的统称。
萧夫子:对有学问的老师的尊称。
诗书:泛指书籍,尤其是儒家经典。
状元:科举考试中殿试的第一名。
翻译
刚过清明节,野外景色繁多,柳絮榆荚纷飞打在车窗上。
朝廷中枢的官员显贵,外交使节的地位崇高。
海面平静,清晰分辨出岛屿,东方日出时能看到国界。
对东夷不必再请萧夫子了,他应该与状元讨论诗书学问。
鉴赏

此诗描绘了一位官员赴任高丽(今朝鲜)的壮观场景。开篇“初过清明野色繁,柳花榆荚扑轺轩”写出了清明时节的自然美景,其中“柳花榆荚”象征着春天的到来,而“扑轺轩”则形容马车行驶的情状,表现了诗人对官员出行壮观场面的描绘。

接着,“中台应宿郎官贵,外国占星使者尊”一句表明这位官员的地位显赫,他不仅在国内受到尊重,在他即将前往的高丽也享有很高的威望。这里的“中台”指的是我国的朝廷,而“外国占星使者尊”则强调了他在异国的崇高地位。

“海水无波分岛屿,扶桑见日认藩垣”一句描写了渡海的情景。诗人通过“海水无波”表现了一种祥和平静的氛围,而“扶桑见日认藩垣”则是说在海上能够看到太阳升起并辨识出岛屿的轮廓,展现了诗人对于海外旅程的想象。

最后,“东夷休请萧夫子,好把诗书问状元”一句中的“东夷”指的是东方的国家,即高丽,而“萧夫子”可能是指某位学者或官员。整句话表达了对这位出使者的期待,希望他能够像古代的贤士一样,以诗书为媒介,交流文化、询问国事。

综上所述,此诗通过精美的景物描写和对人物尊贵地位的描述,展现了一个官员赴任海外的壮丽画面,同时也反映出当时中朝之间的交往与文化交流。

作者介绍
王禹偁

王禹偁
朝代:宋   字:元之   籍贯:济州巨野(今山东省巨野县)   生辰:954—1001

王禹偁(chēng,954年-1001年):北宋白体诗人、散文家、史学家。字元之,济州钜野(今山东菏泽市巨野县)人。太平兴国八年进士,历任右拾遗、左司谏、知制诰、翰林学士。敢于直言讽谏,因此屡受贬谪。宋真宗即位,召还,复知制诰。后贬至黄州,故世称王黄州,后又迁蕲州病死。王禹偁为北宋诗文革新运动的先驱,文学韩愈、柳宗元,诗崇杜甫、白居易,多反映社会现实,风格清新平易。
猜你喜欢

李留守相公见过池上汎舟举酒话及翰林旧事因成四韵以献之

引棹寻池岸,移尊就菊丛。

何言济川后,相访钓船中。

白首故情在,青云往事空。

同时六学士,五相一渔翁。

(0)

释疾文三歌·其二

岁去忧来兮东流水,地久天长兮人共死。

明镜羞窥兮向十年,骏马停驱兮几千里。

麟兮凤兮,自古吞恨无已。

(0)

临阶竹

封霜连锦砌,防露拂瑶阶。

聊将仪凤质,暂与俗人谐。

(0)

曲江春望·其一

菖蒲翻叶柳交枝,暗上莲舟鸟不知。

更到无花最深处,玉楼金殿影参差。

(0)

赋得岸花临水发

笑笑傍溪花,丛丛逐岸斜。

朝开川上日,夜发浦中霞。

照灼如临镜,䒠茸胜浣纱。

春来武陵道,几树落仙家。

(0)

金错刀·其一

双玉斗,百琼壶,佳人欢饮笑喧呼。

麒麟欲画时难偶,鸥鹭何猜兴不孤。

歌婉转,醉模糊,高烧银烛卧流苏。

只销几觉懵腾睡,身外功名任有无。

(0)
诗词分类
生活 愤慨 忧国忧民 思亲 伤感 感慨 军旅 离别 乐府 壮志难酬 归隐 和诗 伤逝 泰山 闺怨 羁旅 奉和 赞颂
诗人
宁戚 孔子 墨子 江采萍 徐惠 李朝威 李延寿 房玄龄 吴理堂 邹弢 孙梁 洪昇 郭麐 冯云山 高鹗 乐钧 徐锡麟 沈复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