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夜正无寐,何处橹声来。
河声不堪强聒,更听雁声哀。
月色依依偏照,霜气萧萧渐紧,何似解离怀。
明发吾无策,惟有快衔杯。过重阳,都未见,菊花开。
遥知数丛篱下,破蕊映书斋。
三十六陂烟水,二十四桥风月,天遣几时回。
传语闲鸥鹭,相望莫惊猜。
中夜正无寐,何处橹声来。
河声不堪强聒,更听雁声哀。
月色依依偏照,霜气萧萧渐紧,何似解离怀。
明发吾无策,惟有快衔杯。过重阳,都未见,菊花开。
遥知数丛篱下,破蕊映书斋。
三十六陂烟水,二十四桥风月,天遣几时回。
传语闲鸥鹭,相望莫惊猜。
这首元代张翥的《水调歌头·御河舟中》描绘了夜晚在舟中的孤独心境。诗人深夜难眠,被远处的桨声和河浪声打扰,然而这些声音反而增添了凄凉,尤其是雁鸣声更显哀伤。月光朦胧,秋霜渐浓,诗人借此抒发离愁别绪,感叹明早醒来仍无法排解心中的愁怀,只能借酒浇愁。
接下来,诗人表达了对重阳节未见菊花盛开的遗憾,想象家中篱下的菊花独自绽放,显得格外孤单。他遥想远方的美景,如陂塘烟水、二十四桥的风月,却不知何时能再回归。最后,诗人以嘱咐闲适的鸥鹭不要因他的离去而惊慌作结,流露出淡淡的离别之情。
整首词以舟中夜景为背景,通过自然景象和节日意象,展现了诗人深深的思乡之情和离别的无奈,语言朴素,情感深沉。
冻云泼墨,正酿寒时候。六出飞花满岩岫。
似瑶台仙子、碎剪琼霙,看顷刻,世界琉璃装就。
玉龙谁唤醒,起舞迥风,鳞甲纷纷扑窗牖。
消息问南枝,漏拽春痕,笑梅影、也如人瘦。
且独拥、熏炉倚妆台,道日暮、天寒早停针绣。
千回百折。顿悲来满臆,甚于针刺。
酸上心头,泪下襟头,寸肠浑似梭织。
愁时怕把啼痕揾,越揾住、越和愁结。
算生来、瘦骨柔魂,禁得几番悽恻。
懊恼邻家儿女,话黄昏妮妮,添助萧瑟。
倚枕摩挲,梦又惊残,欲睡何曾睡得。
深宵万种柔情绪,只一点、夜灯知悉。
道无人、说与愁思,量取画裙宽窄。
石梁到否,记倦旅天涯,素襟尘涴。胜游未果。
便沧州四壁,少文空卧。梦入琼台,不辨芙蓉万夺。
晓风大、怕碧海夜寒,明月吹堕。瑶佩声锁锁。
定误认王乔,玉笙教和。好春又左。
算桃花洞口,几番红过。一箸胡麻,一道溪流翠锁。
似真个,化仙衣、蝶飞云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