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十二月十七日移病家居成五长句·其五》
《十二月十七日移病家居成五长句·其五》全文
宋 / 张耒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先]韵

纸窗低下火炉边,有底宜人意若便。

移疾何妨闲五日,放慵犹欲醉终年。

平生亲友怀天末,谈笑妻儿在目前。

谁似匡庐白居士,暮年华发洛阳仙。

(0)
翻译
坐在纸窗低矮的火炉旁,这里的生活舒适无比,如果可以就这样。
即使因病请假,不妨悠闲度过五天,慵懒的状态甚至想整年沉醉其中。
一生的朋友和亲人在远方挂念,眼前有妻子儿女的欢声笑语。
谁能像匡庐的白居士那样,晚年满头白发却如神仙般逍遥自在。
注释
纸窗:用纸糊的窗户,古时常见,透光而不透寒。
宜人:适宜、令人愉快。
移疾:古代官员以病为由请求辞职或休假。
谈笑:轻松交谈,指家庭和睦。
匡庐:庐山,白居易曾在此隐居。
白居士:白乐天,白居易的号,此处指代他的隐逸生活。
洛阳仙:形容白居易晚年生活如神仙般超脱。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安逸而宁静的生活场景。"纸窗低下火炉边,有底宜人意若便",表达了诗人在温暖舒适的室内,享受着冬日的悠闲时光。这一幕营造出一种隐逸自得、远离尘嚣的心境。

接着的两句"移疾何妨闲五日,放慵犹欲醉终年",展示了诗人在病中也能保持一种乐观豁达的心态。即便是身体有所不适,也不过是一时之困扰,且愿意沉浸于此种悠然自得的状态,无需急于恢复,也无须过分忧虑。

"平生亲友怀天末,谈笑妻儿在目前",则写出了诗人对现实生活中的美好时刻有着深切的感受。即使是在生命的暮年,身边的亲人、朋友仍旧是他心灵上的依靠和慰藉。

最后两句"谁似匡庐白居士,暮年华发洛阳仙",则是一种对理想生活状态的向往。诗人将自己理想中的生活状态与古代隐逸之士相提并论,这里所谓的"匡庐白居士",是指东汉时期的隐逸者白夷甫,他以不仕而闻名于世。而"暮年华发洛阳仙"则是一种超脱尘俗、达观自在的人生境界。

整首诗通过对日常生活细节的描写,以及对理想生活状态的向往,表达了诗人对于隐逸生活的向往和追求,同时也流露出了一种安贫乐道、知足常乐的情怀。

作者介绍
张耒

张耒
朝代:宋   字:文潜   号:柯山   籍贯:亳州谯县(今安徽亳州市)   生辰:1054—1114年

张耒(1054~1114年),字文潜,号柯山,人称宛丘先生、张右史。生于北宋至和元年(1054年),殁于政和四年(1114年),享年六十一岁。他是宋神宗熙宁进士,历任临淮主簿、著作郎、史馆检讨。哲宗绍圣初,以直龙阁知润州。宋徽宗初,召为太常少卿。苏门四学士之一。“苏门四学士”(秦观、黄庭坚、张耒、晁补之)中辞世最晚而受唐音影响最深的作家。
猜你喜欢

喜林天懋至得家书

故人传信至,喜极却忘餐。

虽有平安字,未开犹胆寒。

算程何日寄,秉烛几回看。

两月思乡泪,今宵应暂乾。

(0)

乙卯十九首·其十

今年饥望明年熟,野赪曾无一寸绿。

村南尽有田可耕,谁使卖剑为买犊。

(0)

次韵酬刘湛陆翰撰·其三

寂寞寰中人,去住乖通塞。

君为威凤翔,我将冥鸿适。

各言期千秋,矢死靡有忒。

所愧还山去,生不辨黍稷。

谋生亦已疏,东皋有馀式。

往年惜分手,怆恻长相忆。

良晤难再寻,行行发京国。

(0)

文江八景·其五金滩春涨

春来江上鹁鸠鸣,夜雨萧萧卷浪声。

无限中流频击楫,和风相送片帆轻。

(0)

曲江李年伯

先贤维大道,群蒙赖以启。

白沙宗自然,甘泉认天理。

李翁阐其学,传心在克己。

克己乃无外,吾身岂稊米。

谁云仕不达,懦夫色欲起。

丹綍下天衢,皇言烂于绮。

吾方处尘网,茫茫目有眯。

斯人如可作,从之若脱屣。

(0)

长安道

长安道,道上行人多,五侯七贵纷相过。

黄金绾印青丝緺。长安道,道上行人少。

满眼风波平地来,对面山川尚心好。

人来人去不相知,骋智争名无尽期。

可怜头白不醒悟,只说天西蜀道危。

(0)
诗词分类
悼念 赞美 中秋节 田园 山水 思乡 夏天 爱情 元宵节 母亲 战争 劳动 励志 清明节
诗人
韩元吉 李石 葛胜仲 缪公恩 王称 陈宓 王洋 史鉴 童冀 喻良能 何吾驺 孙继皋 章甫 郑獬 韩上桂 郭钰 林鸿 孔武仲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