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安道,道上行人多,五侯七贵纷相过。
黄金绾印青丝緺。长安道,道上行人少。
满眼风波平地来,对面山川尚心好。
人来人去不相知,骋智争名无尽期。
可怜头白不醒悟,只说天西蜀道危。
长安道,道上行人多,五侯七贵纷相过。
黄金绾印青丝緺。长安道,道上行人少。
满眼风波平地来,对面山川尚心好。
人来人去不相知,骋智争名无尽期。
可怜头白不醒悟,只说天西蜀道危。
《长安道》这首诗描绘了长安城内两种截然不同的景象。前半部分以“长安道,道上行人多,五侯七贵纷相过。黄金绾印青丝緺”开篇,生动展现了长安城繁华与权贵的显赫。五侯七贵的奢华生活,通过“黄金绾印青丝緺”的细节描写,凸显出他们地位的尊崇和财富的丰饶。然而,随着“长安道,道上行人少。满眼风波平地来,对面山川尚心好”转折,诗人笔锋一转,描绘了一幅人迹稀少、风波突起的景象,暗示了繁华背后的动荡与不安。
后半部分“人来人去不相知,骋智争名无尽期。可怜头白不醒悟,只说天西蜀道危”则揭示了长安社会中人们为了权力和地位而不懈努力,不惜牺牲一切的残酷现实。诗人通过“人来人去不相知”表达了个体在追求功名利禄过程中的孤独与冷漠,“骋智争名无尽期”则强调了这种竞争的永无止境。最后,“可怜头白不醒悟,只说天西蜀道危”以一种悲悯的口吻,指出即便到了垂暮之年,人们仍未能看清现实,只是一味地担忧遥远的天西蜀道,忽视了眼前更为紧迫的问题。
整首诗通过对长安道上不同场景的对比,深刻揭示了当时社会的矛盾与人性的复杂,既有对权贵奢华生活的讽刺,也有对普通人命运的同情,体现了诗人对社会现象的深入洞察和批判精神。
陵谷道屡迁,烟岚本无主。
九丘禹迹书,奥杳供裒取。
西探玄圃峦,东尽蓬莱坞。
弱水阻且深,今已扬尘土。
神飞脉望编,目洞嫏嬛府。
我来牧雨工,叱驭沮漳浒。
遘兹图典成,如听钧天谱。
释子记事珠,居士开山斧。
椽笔岂有灵,乃以誇簪组。
勿使峱间人,寄佞于隆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