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溪不肯长,白日易云暮。
分手只此时,扁舟东西路。
送君不能远,况敢留君住。
别泪何可吞,罗衣湿成故。
黄溪不肯长,白日易云暮。
分手只此时,扁舟东西路。
送君不能远,况敢留君住。
别泪何可吞,罗衣湿成故。
这首《秋别》由明代诗人李流芳所作,描绘了一幅深秋时节离别的凄美画面。
首句“黄溪不肯长,白日易云暮”,以黄溪之水比喻时间的流逝,暗示离别时刻的紧迫,而“白日易云暮”则直接点出时间的更迭,白昼转瞬即逝,预示着夜晚的降临,象征着离别的即将来临。
接着,“分手只此时,扁舟东西路”,点明了离别的情景——两人在一条小船上,面对着即将分开的命运,各自踏上东西不同的道路。这一句通过具体的场景描写,将离别的无奈与伤感表现得淋漓尽致。
“送君不能远,况敢留君住”,表达了送行者内心的矛盾与痛苦。虽然不舍,但又深知无法阻止离别,更不敢奢求挽留对方。这种情感的复杂性,使得读者能够深刻感受到离别时的深情与无奈。
最后,“别泪何可吞,罗衣湿成故”,以泪水为线索,进一步深化了离别的悲凉氛围。泪水无法被吞咽,只能让衣物沾湿,这不仅是身体上的反应,更是内心情感的外化。通过这一细节,诗人巧妙地传达了离别时难以言表的悲伤与哀愁。
整体而言,《秋别》通过细腻的笔触和生动的意象,展现了离别时的深情与无奈,以及对时间流逝的感慨,是一首充满情感深度的佳作。
季生昔未达,身辱功不成。
髡钳为台隶,灌园变姓名。
幸逢滕将军,兼遇曹丘生。
汉祖广招纳,一朝拜公卿。
百金孰云重,一诺良匪轻。
廷议斩樊哙,群公寂无声。
处身孤且直,遭时坦而平。
丈夫当如此,唯唯何足荣。
秋夜长,殊未央。
月明白露澄清光,层城绮阁遥相望。
遥相望,川无梁。
北风受节南雁翔,崇兰委质时菊芳。
鸣环曳履出长廊,为君秋夜捣衣裳。
纤罗对凤皇,丹绮双鸳鸯。
调砧乱杵思自伤,思自伤,征夫万里戍他乡。
鹤关音信断,龙门道路长。
君在天一方,寒衣徒自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