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两红闺理绣针。绿窗香篆画帘深。
眼前花鸟描成谱,耳底松风写入琴。
人远近,信浮沉。天涯踪迹故园心。
五更归梦三秋恨,付与寒虫一夜吟。
两两红闺理绣针。绿窗香篆画帘深。
眼前花鸟描成谱,耳底松风写入琴。
人远近,信浮沉。天涯踪迹故园心。
五更归梦三秋恨,付与寒虫一夜吟。
这首清代词作《鹧鸪天·寄鹇、鹄两妹》由谈印梅所作,描绘了一幅闺中女子刺绣的画面。"两两红闺理绣针",形象地展现了两位女子在闺房中专注刺绣的情景,红色闺房和细密的针线交织出温馨宁静的氛围。"绿窗香篆画帘深",通过绿色窗户和缭绕的香烟,暗示了室内环境的雅致和深邃。
接下来的两句"眼前花鸟描成谱,耳底松风写入琴",进一步描绘了她们的艺术才华,不仅将自然界的花鸟细致入微地刻画在绣品上,还将松风的意境融入了琴音之中,展现出她们高雅的艺术追求。
"人远近,信浮沉",表达了词人对远方亲人的思念,以及生活的起落不定。"天涯踪迹故园心",透露出对故乡的深深怀念,即使身在天涯,心中仍牵挂着家乡的一切。
最后两句"五更归梦三秋恨,付与寒虫一夜吟",以五更时分的梦境和寒夜虫鸣,寄托了词人无尽的思乡之情和长久的离愁,将情感深化到了一种凄凉而动人的境地。
整体来看,这首词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闺中女子的生活和情感世界,同时也流露出词人对远方亲人的深深挂念,具有浓厚的情感色彩和艺术感染力。
君不见诸佛圣人心无碍,为通道化说三无。
虽说三无实无说,心为万境所由居。
正使颠倒造五逆,随情所作并归如。
抱朴澄神念无念,亦不分别灭无馀。
所以安心不择处,了知真俗体非殊。
息虑心空不舍事,名理言行不相扶。
不依六尘心摇动,真如无作顺空虚。
无去无来常不住,心神竭尽亦非无。
不坏于身随一相,不断贪淫而不居。
若谓无差还自缚,言其体异转伤躯。
犹如梦幻无真实,本来非有若为除。
行路难,路难顿尔难料理。
凡夫妄见有差殊,真实凝心无彼此。
君不见诸法但假空施设,寂静无门为法门。
一切法中心为主,馀今不复得心源。
究检心源既不得,岂知诸法并无根。
用此无根心照境,照之分明弥复惛。
即此惛心还自照,正照之理未曾存。
照之与境俱差异,是故智士不能论。
世人往往强分别,无中照见乱精魂。
若能智照亡非照,分别智照复还奔。
诸法本尔谁人作,寂静无寂亦无喧。
故知众生颠倒想,还是众生无上尊。
行路难,路难舍痴而非痴。
飞禽走兽我能伏,只个心贼独难治。
金公年六十,六十金公老。
姹女年六十,六十姹女少。
金公年三十,姹女还渐少。
老翁得少妻,枯杨自生筱。
夫妻同一处,成道和合了。
根本是黄芽,金公元一家。
姹女入铅室,须臾地变茶。
覆月合仰月,仰月急须赊。
固济重固济,固济似丹家。
丙丁张下诐,混沌自甜葩。
七八阳数极,九六更须加。
四壳阳既满,五色似朝霞。
去阳除覆月,上上好黄芽。
黄即黄金色,白即白马牙。
变化成运载,故号曰河车。
玄明与滨伏,夫妇同一家。
本是王阳术,黄帝羡金花。
智者能隐秘,愚者向人誇。
若达此道者,鹤控白云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