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和主司王起》
《和主司王起》全文
唐 / 戈牢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先]韵

圣乾文德最称贤,自古儒生少比肩。

再启龙门将二纪,两司莺谷已三年。

蓬山皆美成荣贵,金榜谁知忝后先。

正是感恩流涕日,但思旌旆碧峰前。

(0)
翻译
皇上文才德行最为贤能,从古至今读书人中少有能与之比肩的。
再次开启科举选拔人才已近二十四年,连续主持考试的莺谷书院已有三年之久。
所有登科及第者都因此荣耀显贵,但谁又能预知金榜题名的先后顺序呢?
正值应当感激涕零之时,我只想着能在青翠的山峰前看到那表彰功绩的旗帜飘扬。
注释
圣乾:指皇帝,圣上,乾代表天,象征尊贵。
文德:文学才华与道德品质。
儒生:指读书人,知识分子。
比肩:相比,媲美。
再启龙门:比喻重新开始科举考试,龙门喻指科举。
二纪:一纪为十二年,二纪即二十四年,形容时间长。
两司莺谷:指连续主持科举考试的地方,莺谷可能为虚拟地名,代指考场。
三年:形容时间跨度。
蓬山:即蓬莱山,传说中的仙境,这里比喻朝廷或科举高第。
皆美:都变得美好,指获得功名。
荣贵:荣耀和显贵。
金榜:科举考试录取的名单,金榜题名意味着高中。
忝:谦辞,有愧于,这里指不配在前或不好意思在后。
后先:前后,指排名的先后。
正是:正当,正值。
感恩流涕:因感激而流泪。
但思:只想着。
旌旆:旗帜,这里代指功名或荣誉的标志。
碧峰前:青翠的山峰前,象征清高或归隐的理想之地。
鉴赏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戈牢的作品,名为《和主司王起》。从内容上看,这是一首颂扬贤能官员的诗歌,诗中赞美了某位官员圣乾文德,品德高尚,在历史上鲜有儒生能够与其相比肩。

"再启龙门将二纪"一句表明这位官员已经连续两次开启科举之门,即通过科考选拔人才,而"两司莺谷已三年"则说明他在担任某个职务已经有三年时间,可以推测是在这个位置上取得了显著成绩。

"蓬山皆美成荣贵,金榜谁知忝后先"这两句中,“蓬山”通常指代士人之地,这里可能是指官员选拔的场所。整句话强调的是通过科考选出的才子们都已成为荣耀和贵族,但究竟谁能在金榜上留名,谁又能在后世被人们铭记,则是未知的。

"正是感恩流涕日,但思旌旆碧峰前"则表达了诗人对于这位贤官能够再次施展才华的喜悦之情,以及对其功绩的怀念。这里的“旌旆”指的是古代用以表示军队或官员身份的旗帜,“碧峰前”则可能是某个具体的地方,或者只是一个象征性的表达。

总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贤能官员的赞美,反映了唐代社会对于科举选拔人才和品德高尚官员的重视。同时也透露出诗人对于这种理想状态的向往与感激之情。

作者介绍

戈牢
朝代:唐

左牢,生卒年、籍贯皆不详。一作戈牢,又有作尤牢者。字德胶。武宗会昌三年(843)登进士第。其年曾与同年赋《和主司王起》诗。事迹散见《唐摭言》卷三、《唐诗纪事》卷五五。《全唐诗》存诗2首。
猜你喜欢

闲居复遇重九悠然兴怀颇谓此节特宜于贫盖富贵者不知若是之清美也因赋唐律呈同社

风凄日薄鬓毛新,岁岁年年乐此辰。

多少昔贤留赋咏,大都九日称清贫。

瓮头无酒心仍醉,篱下看山意愈真。

自采黄花供陶谢,迩来嘉兴属何人。

(0)

足姜句

那知身百岁,未办屋三间。

见客慵开口,逢僧托买山。

喜无他志愿,幸不碍清閒。

社燕秋鸿里,人生各有还。

(0)

无题

爱酒陶彭泽,能诗陈后山。

浮沉将底用,长大若为颜。

镜面舟一叶,梅边屋数间。

饶君双鬓白,还我半生閒。

(0)

寄李简夫宫使五首·其五

节第茫茫逝水如,髯朱宁复与之俱。

绝怜老子经行地,一笑知心更有无。

(0)

钱塘渡

百年鬓发春风晚,十二阑干落照微。

多事钱塘江上水,送人离别送人归。

(0)

金陵杂兴二百首·其八十八

暄风吹斋响苍玉,竹石相看便有情。

提胡卢来沽美酒,终日撩人不住声。

(0)
诗词分类
哲理 送别 端午节 思念 友情 月亮 重阳节 人生 寒食节 悼念 赞美 中秋节 田园 山水 思乡 夏天 爱情
诗人
程邃 乙支文德 洪天锡 周处 贾充 韩肖胄 孙周卿 崔子向 封彦卿 乐昌公主 孙偓 刘羲叟 畅诸 吕让 裴耀卿 阎济美 郭茂倩 李宗勉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