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钱塘渡》
《钱塘渡》全文
宋 / 苏泂   形式: 七言绝句  押[微]韵

百年鬓发春风晚,十二阑干落照微。

多事钱塘江上水,送人离别送人归。

(0)
拼音版原文全文
qiántáng
sòng / jiǒng

bǎiniánbìnchūnfēngwǎnshíèrlángānluòzhàowēi

duōshìqiántángjiāngshàngshuǐsòngrénbiésòngrénguī

翻译
年迈之人白发在春风中显得更加苍老
夕阳斜照在十二根栏杆上,光影微弱
注释
百年:形容人的高龄。
鬓发:指两鬓的头发,代指老人。
春风晚:春天傍晚,寓意晚年时光。
阑干:栏杆,这里指庭院或江边的防护设施。
落照:落日余晖。
多事:形容江水繁忙,有频繁活动之意。
钱塘江:中国著名的河流,位于浙江杭州。
送人离别:江水见证人们的离别之情。
送人归:江水也承载着人们回家的希望。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钱塘江边春日送别的画面,通过对自然景物和人物情感的精细刻画,展现了诗人深沉的情怀。诗中“百年鬓发春风晚”一句,通过对鬓发的形容,表达了时光流逝、青春不再的感慨,"十二阑干落照微"则是对环境的描写,阑干即江边的石栏,落日余晖洒在其上,显得分外细腻。

下片“多事钱塘江上水”一句中,“多事”二字传达了诗人心中的忧虑和对过往时光的眷恋,而"送人离别送人归"则是送别之情,表达了对亲朋好友离去的不舍和对他们平安返里的祝愿。整首诗通过对钱塘江春日景色的描绘,以及对送别场景的细腻描写,传递出一种淡淡的忧伤和深深的情感寄托。

苏泂在这首诗中,以精湛的笔法和深邃的情感,将一段离合之情融入自然之中,展示了宋代词人对生活细微情感的捕捉能力和艺术表现力。

作者介绍

苏泂
朝代:宋

苏泂(一一七○~?)(与赵师秀同龄,生年参《文学遗产》一九八三年四期《赵师秀生年小考》),字召叟,山阴(今浙江绍兴)人。颂四世孙。生平事迹史籍失载,从本集诗篇可知,早年随祖师德宦游成都,曾任过短期朝官,在荆湖、金陵等地作幕宾,身经宁宗开禧初的北征。曾从陆游学诗,与当时著名诗人辛弃疾、刘过、王楠、赵师秀、姜夔等多有唱和。卒年七十馀。有《泠然斋集》十二卷、《泠然斋诗馀》一卷(《直斋书录解题》卷二○、二一),已佚。清四库馆臣据《永乐大典》辑为《泠然斋诗集》八卷。
猜你喜欢

望江南/忆江南·其一赋画灵照女

衣白苎,雪面堕愁鬟。

不识朝云行雨处,空随春梦到人间。留向画图看。

慵临镜,流水洗花颜。

自织苍烟湘泪冷,谁捞明月海波寒。天澹雾漫漫。

(0)

翻香令

醉和春恨拍阑干。宝香半灺倩谁翻。

丁宁告、东风道,小楼空,斜月杏花寒。

梦魂无夜不关山。江南千里霎时间。

且留得、鸾光在,等归时,双照泪痕乾。

(0)

代弟二首·其二

渭阳梦断几经年,幸甚东床再有缘。

跃鲤庭中看铸鼎,乘龙门外待扬鞭。

墓碑不载韩翱字,文集应传李汉编。

愁满重慈鬓边雪,夜来风雨暗前川。

(0)

奉同尤延之提举庐山杂咏十四篇·其一白鹿洞书院

昔人读书地,町疃白鹿场。

世道有升降,兹焉更表章。

矧今中兴年,治具一以张。

弦歌独不嗣,山水无辉光。

荒榛适剪除,圣谟已汪洋。

亦有皇华使,肯来登此堂。

问俗良恳恻,怀贤增慨慷。

雅歌有馀韵,绝学何能忘。

(0)

采桑子·其二重阳病起饮酒连夕

天高风劲尘寰静,佳节重阳。叶下潇湘。

碧海晴空一阵霜。安排弦管倾芳酝,报答秋光。

昼短歌长。红烛黄花夜未央。

(0)

四十吟三首·其一

四十年来父子情,吁嗟今日任飘零。

虽惭负米供三釜,莫悔倾籯教一经。

饮水西江甘冷味,炷香南极祝高龄。

白云纵隔三千里,诗礼朝朝似过庭。

(0)
诗词分类
写山 写鸟 亲情 音乐 宫怨 贬谪 相思 惜春 惜时 宴会 桃花 愤世嫉俗 怀才不遇 长江 松树 写风 写草 气节
诗人
李四光 陈布雷 任援道 陶博吾 顾学颉 陈迩冬 吴梅 仇亮 王冷斋 陈衡恪 邱清泉 陈柱 姜忠奎 吕志伊 田桐 谭泽闿 翁文灏 陈从周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