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伯父挽词》
《伯父挽词》全文
宋 / 刘敞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微]韵

四十宾兴七十归,清风远与古人稀。

未如彭祖犹为夭,颇似桐乡得所依。

何路可能奔远日,此生无复待乌衣。

故寻庭树丁宁诲,东望吴门涕自挥。

(0)
鉴赏

这首挽词《伯父挽词》由宋代诗人刘敞所作,通过哀悼之辞,表达了对伯父的深切怀念与敬仰之情。

首句“四十宾兴七十归”,描绘了伯父一生的历程,从四十岁参加宾兴(古代科举考试的一种形式)到七十岁归隐,一生追求学问与归隐自然的生活态度。这既是对伯父人生轨迹的简洁概括,也体现了其对知识的渴望与对自然的向往。

“清风远与古人稀”一句,以“清风”象征伯父的高尚品德和深远影响,暗示其人格魅力超越了时间的限制,如同古人一般,虽已逝去,但其精神永存,影响深远。

“未如彭祖犹为夭,颇似桐乡得所依”中,“彭祖”是中国古代传说中的长寿人物,此处用以对比,强调伯父虽未能达到极高的寿数,但其生活态度和精神追求却与彭祖相似,找到了自己的归宿与依托,即桐乡,暗指伯父晚年生活的宁静与满足。

“何路可能奔远日,此生无复待乌衣”表达了对伯父去世的哀痛之情,同时也流露出对未来的迷茫与无奈,似乎在问:在伯父离去后,自己如何继续前行?又如何面对未来的日子?

最后,“故寻庭树丁宁诲,东望吴门涕自挥”则是诗人对伯父遗志的追寻与怀念。他寻找着庭前的树木,仿佛在倾听伯父的教诲,同时向东望向吴门的方向,泪水不自主地滑落,表达出对伯父深深的思念与不舍。

整首挽词情感真挚,语言凝练,通过对伯父一生的回顾与缅怀,展现了深厚的人文关怀与家族情感,同时也蕴含了对生命意义的深刻思考。

作者介绍
刘敞

刘敞
朝代:宋   字:原父   生辰:1019—1068

刘敞(1019—1068)北宋史学家、经学家、散文家。字原父,一作原甫,临江新喻荻斜(今属江西樟树)。庆历六年与弟刘攽同科进士,以大理评事通判蔡州,后官至集贤院学士。与梅尧臣、欧阳修交往较多。为人耿直,立朝敢言,为政有绩,出使有功。刘敞学识渊博,欧阳修说他“自六经百氏古今传记,下至天文、地理、卜医、数术、浮图、老庄之说,无所不通;其为文章尤敏赡”,与弟刘攽合称为北宋二刘,著有《公是集》。
猜你喜欢

黄鼠

柘彩凝沙映日光,平原窟宅翳苍茫。

拱门岂畏飞鹰搏,入穴还如狡兔藏。

物类生来形独异,天厨赐出味偏长。

好当校猎捐躯日,莫遣傍人谩得将。

(0)

送胡孔时省亲丰县

遥瞻淮岫隔亲闱,初下钟陵过帝畿。

岂惮驱驰前路远,不禁消息近时稀。

渡江飞絮迎行棹,到县鲜桃艳舞衣。

慈父喜来慈母望,肯缘闻礼久忘归。

(0)

题小画赠曾贯还西昌兼致勉励之意

夫容绿水光鲜妍,芳春秀质何娟娟。

六年虎观驰彩笔,十月鸥江回画船。

醉写银瓶送将别,秋菊垂花纷可撷。

请看石上青琅玕,早晚凌云挺高节。

(0)

题青山白云图赠宾畿老弟南归

白云三万顷,水木共清华。

衡庐不可辨,依约见仙家。

赠尔江南去,秋高八月槎。

离情方浩浩,矫首雁行斜。

(0)

莲叶舟图

若人有道者,脱迹凡尘中。

身轻御一叶,消摇若乘空。

仰接三光近,前望十洲通。

超然游汗漫,不与世人同。

(0)

题金山寺

长江万里从西来,直走东海何雄哉。

金山涌出浪花里,近对北固青崔嵬。

我尝放舟京口宿,拟叩山门快遐瞩。

平明潮涨催解维,水影山光空满目。

住山开士江海人,卓锡栖禅今几春。

迩来膺召游上国,校雠秘閤从词臣。

退朝迎我维摩室,手启琅函展湘帙。

青宫少师希世才,满纸纵横挥綵笔。

恍然置我金银宫,昙华乱落江天风。

妙高台上月轮转,海门日照扶桑红。

便欲因之访三岛,侧身飞度东溟晓。

三山弱水一杯中,俯瞰齐州拳石小。

自惭凡骨非仙姿,江山咫尺成天涯。

飘缨忝入青琐闼,昼长独坐劳相思。

何当洒翰巉岩壁,剥藓题名纪游历。

狂歌起唤骑鲸仙,我亦瀛波钓鳌客。

(0)
诗词分类
重阳节 人生 寒食节 悼念 赞美 中秋节 田园 山水 思乡 夏天 爱情 元宵节 母亲 战争 劳动 励志
诗人
敦敏 郑岳 李正民 李中 徐照 乃贤 管讷 张仲深 沈明臣 卢琦 廖行之 方仁渊 陈履 董以宁 徐瑞 钱澄之 程本立 岑徵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