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奉同尤延之提举庐山杂咏十四篇·其一白鹿洞书院》
《奉同尤延之提举庐山杂咏十四篇·其一白鹿洞书院》全文
宋 / 朱熹   形式: 古风  押[阳]韵

昔人读书地,町疃白鹿场。

世道有升降,兹焉更表章。

矧今中兴年,治具一以张。

弦歌独不嗣,山水无辉光。

荒榛适剪除,圣谟已汪洋。

亦有皇华使,肯来登此堂。

问俗良恳恻,怀贤增慨慷。

雅歌有馀韵,绝学何能忘。

(0)
注释
昔人:古人。
读书地:读书之处。
町疃:乡村田野。
白鹿场:白鹿出没之地。
升降:起伏变化。
兹焉:此处。
中兴年:国家复兴时期。
治具:治理措施。
弦歌:音乐与教化。
嗣:延续。
荒榛:荒草。
圣谟:圣明的规划。
皇华使:朝廷使者。
堂:殿堂。
问俗:询问民间风俗。
怀贤:怀念贤才。
雅歌:高雅的歌曲。
绝学:失传的学问。
翻译
古人曾经读书的地方,是白鹿悠游的田野。
世间潮流有起落,这里更显重要被赞扬。
如今正值国家复兴时期,治理措施全面展开。
然而,音乐和教化传统未能延续,山水失去了光彩。
荒草丛生之地已被清除,圣明的规划已经浩瀚无边。
还有朝廷使者,是否愿意来到这殿堂。
他们询问民间疾苦真诚恳切,怀念贤才的心情更加激昂。
高雅的歌曲余音绕梁,绝学怎能被遗忘。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古人读书、追求学问的场景,通过昔日与今朝的对比,表达了诗人对于知识传承和人才培养的思考。"昔人读书地"一句直接指出了白鹿洞书院是古人研读经典的地方,而"町疃白鹿场"则描绘出一个宁静致远的学术氛围。接着,诗人通过"世道有升降,兹焉更表章"两句,暗示了社会和学术的发展是有起伏的,需要不断地有新的贡献。

在"矧今中兴年,治具一以张"中,诗人提到当前是一个国家复兴、学术繁荣的时代,"弦歌独不嗣"则表现了对于音乐与文学艺术的追求和继承之不足。"山水无辉光"更是对自然美景与精神世界的空寂感慨。

接下来的"荒榛适剪除,圣谟已汪洋"两句,表达了对于过去智慧和学问积累的清理与发扬之愿。"亦有皇华使,肯来登此堂"则是对官方或权威机构支持学术事业的期待。

最后,诗人通过"问俗良恳恻,怀贤增慨慷"表达了对于人才选拔和培养的关切,以及对贤才的怀念。"雅歌有馀韵,绝学何能忘"则是对美好的文化传统和学术精髓不能忘怀的坚持。

总体而言,这首诗不仅展示了作者对于学问传承的重视,也反映出他对于国家复兴、人才培养以及文化传承的深刻思考。

作者介绍
朱熹

朱熹
朝代:宋   字:元晦   号:晦庵   籍贯:云谷老   生辰:1130年9月15日~1200年4月23日

朱熹(1130.9.15—1200.4.23),字元晦,又字仲晦,号晦庵,晚称晦翁,谥文,世称朱文公。祖籍徽州府婺源县(今江西省婺源),出生于南剑州尤溪(今属福建省尤溪县)。宋朝著名的理学家、思想家、哲学家、教育家、诗人,闽学派的代表人物,儒学集大成者,世尊称为朱子。朱熹是唯一非孔子亲传弟子而享祀孔庙,位列大成殿十二哲者中,受儒教祭祀。
猜你喜欢

和九叔知县昨游长句

诗穷不但两鬓霜,白发缘愁千丈长。

一年强半走道路,归来又见橘柚黄。

不如南邻更此里,醉折梅花照溪水。

扶藜时蹑大阮踪,觅句深参少陵髓。

昨游过眼不可留,今朝欲再亦何由。

新诗已落万人口,不应更著锦囊收。

(0)

社日南康道中

东风试暖却成寒,春恰平分又欲残。

淡著烟云轻著雨,近遮草树远遮山。

人行柳色花光里,天接江西岭北间。

管领社公须竹叶,在家在外匹如闲。

(0)

初夏即事十二解·其五

槛中红药趁春归,瓶里苛留三两枝。

一片落来能恋我,叶梢阁住不教飞。

(0)

观书

客从远方至,遗我书一编。

览旧眼全痛,诵新神顿还。

初披愁欲尽,久玩翳不妍。

情知无佳处,闵免复竟篇。

庶几槁滓中,或沥腴一涓。

终然寂无获,所获倦且昏。

倦甚得佳睡,犹胜不得眠。

(0)

舟中新暑止酒

新暑酒不宜,作热妨夜睡。

不如看人饮,亦自有醉意。

彼饮吾为咽,所美过于味。

同舟笑吾痴,吾不羡渠醉。

安知醉与醒,谁似谁不似。

(0)

至洪泽

今宵合过山阳驿,泊船问来是洪泽。

都梁到此只一程,却费一宵兼两日。

政缘夜来到渎头,打头风起浪不休。

舟人相贺已入港,不怕淮河更风浪。

老夫摇手且低声,惊心犹恐淮神听。

急呼津吏催开闸,津吏叉手不敢答。

早潮已落水入淮,晚潮未来闸不开。

细问晚潮何时来,更待玉虫缀金钗。

(0)
诗词分类
爱情 元宵节 母亲 战争 劳动 励志 清明节 老师 冬天 边塞 孤独 讽刺 豪放 咏物 写花
诗人
廖行之 方仁渊 陈履 董以宁 徐瑞 钱澄之 程本立 岑徵 释清远 宋无 顾逢 王行 蔡戡 方献夫 陈棣 杨杰 王祎 徐树铮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