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至洪泽》
《至洪泽》全文
宋 / 杨万里   形式: 古风

今宵合过山阳驿,泊船问来是洪泽。

都梁到此只一程,却费一宵兼两日。

政缘夜来到渎头,打头风起浪不休。

舟人相贺已入港,不怕淮河更风浪。

老夫摇手且低声,惊心犹恐淮神听。

急呼津吏催开闸,津吏叉手不敢答。

早潮已落水入淮,晚潮未来闸不开。

细问晚潮何时来,更待玉虫缀金钗。

(0)
拼音版原文全文
zhìhóng
sòng / yángwàn

jīnxiāoguòshānyáng驿chuánwènláishìhóng

dōuliángdàozhīchéngquèfèixiāojiānliǎng

zhèngyuánláidàotóutóufēnglàngxiū

zhōurénxiānggǎnghuáigèngfēnglàng

lǎoyáoshǒuqiěshēngjīngxīnyóukǒnghuáishéntīng

jīncuīkāizhájīnchāshǒugǎn

zǎocháoluòshuǐhuáiwǎncháowèiláizhákāi

chōuwènwǎncháoshíláigèngdàichóngzhuìjīnchāi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在夜晚到达山阳驿,停泊船只并询问是否已到达洪泽的场景。诗中通过对自然环境和人物行动的细腻描写,展现了诗人急切的情感状态和对自然力的敬畏之心。

“今宵合过山阳驿,泊船问来是洪泽。”开篇两句设置了夜航的场景,诗人在山阳驿停靠船只,并询问是否已经到达目的地洪泽。这里通过“今宵”二字传递出一种行程中的急切感。

“都梁到此只一程,却费一宵兼两日。”诗人表达了对旅途中时间流逝的无奈,原本接近的距离,却因为某些原因延误至两天。这种不顺遂的情形增添了一份旅行中的不安与焦虑。

“政缘夜来到渎头,打头风起浪不休。”夜晚抵达渎头,因风大作引发波涛汹涌,这种自然景象的描绘让人感受到诗人内心的紧张和对未知的忧虑。

“舟人相贺已入港,不怕淮河更风浪。”船夫们庆幸已经进入港口,并显得不畏惧接下来的风浪。这两句通过对比,突出了诗人的内心状态与周围环境形成鲜明对照。

“老夫摇手且低声,惊心犹恐淮神听。”诗人以一种谨慎的态度,对着可能存在的淮河之神低语,这里透露出对自然力量的敬畏和担忧。"老夫"自称,增加了一份沧桑感。

“急呼津吏催开闸,津吏叉手不敢答。”诗人急切地呼唤管理水闸的官员开启水道,却遭到对方因恐惧而沉默不语。这两句进一步强化了诗人的焦虑情绪和对环境的无力感。

“早潮已落水入淮,晚潮未来闸不开。”由于潮汐的关系,水已经流入淮河,但晚潮尚未到来,因此水闸依旧关闭。这种自然现象的描述反映了诗人面对不可抗力时的无奈。

“细问晚潮何时来,更待玉虫缀金钗。”诗中最后两句,通过对晚潮时间的询问,以及等待一种精美物品(玉虫缀金钗)的比喻,表达了诗人对于旅行延误的不耐和内心的焦急。

总体而言,这首诗以其细腻的情感描写、生动的自然景象刻画以及对时间流逝与自然力量的深刻体悟,展现了一种复杂且丰富的内在世界。

作者介绍
杨万里

杨万里
朝代:宋   字:廷秀   号:诚斋   籍贯:吉州吉水(今江西省吉水县黄桥镇湴塘村)   生辰:1127年10月29日-1206年6月15日

杨万里(1127年10月29日—1206年6月15日),字廷秀,号诚斋。汉族江右民系,吉州吉水(今江西省吉水县黄桥镇湴塘村)人。南宋大臣,著名文学家、爱国诗人,与陆游、尤袤、范成大并称“南宋四大家”(又作“中兴四大诗人”)。因宋光宗曾为其亲书“诚斋”二字,故学者称其为“诚斋先生”。
猜你喜欢

又和

转袖随歌发,顿履赴弦馀。

度行过接手,回身乍敛裾。

(0)

凌云台

绮甍悬桂栋,隐映傍乔柯。

势高凌玉井,临迥度金波。

易觉凉风至,早飞秋雁过。

高台相思曲,望远骚人歌。

幸属此迢递,知承云雾多。

(0)

度关山

陇树寒色落,塞云朝欲开。

谷深鼙易响,路狭幰难回。

当知结绶去,非是弃繻来。

行人思顾返,道别且徘徊。

愿度关山鹤,劳歌立可哀。

(0)

杂绝句诗四首·其一

昼蝉已伤念,夜露复沾衣。

昔别曾何道,今夕萤火飞。

(0)

渌水曲

塘上蒲欲齐,汀洲杜将歇。

春心既易荡,春流岂难越。

桂棹及晚风,菱江映初月。

芳香若可赠,为君步罗袜。

(0)

王孙游

置酒登广殿,开襟望所思。

春草行已歇,何事久佳期。

(0)
诗词分类
叙事 除夕 怀远 托物言志 七夕节 乐观 地点 抒情 赠答 写雪 西湖 写水 生活 愤慨 忧国忧民 思亲 伤感 感慨
诗人
陈子壮 韩日缵 史谨 苏籀 陶宗仪 张吉 吴绮 杨公远 陈樵 韩驹 饶节 刘一止 艾性夫 郑元祐 李时行 沈守正 庞蕴 袁桷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