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月当空,湘云飘彩,六街灯火初悬。
笙歌四起,争驰人语喧阗。
借天长夜,天须放、玉漏绵绵。
大展开,三山碧海,万井漾红莲。
楼台人燕赏,歌怜皓齿,酒压青年。
恍世如蓬岛,人似神仙。
喜是岁当大有,净尘氛、四海风烟。
庆丰登,千门欢洽,万寿祝初筵。
宝月当空,湘云飘彩,六街灯火初悬。
笙歌四起,争驰人语喧阗。
借天长夜,天须放、玉漏绵绵。
大展开,三山碧海,万井漾红莲。
楼台人燕赏,歌怜皓齿,酒压青年。
恍世如蓬岛,人似神仙。
喜是岁当大有,净尘氛、四海风烟。
庆丰登,千门欢洽,万寿祝初筵。
这首明代诗人高濂的《满庭芳·元宵》描绘了元宵佳节夜晚的繁华景象。"宝月当空,湘云飘彩",以明亮的月亮和如云的彩灯烘托出节日的热闹气氛。"六街灯火初悬,笙歌四起",生动展现了城市街头张灯结彩,音乐声此起彼伏的欢乐场景。"借天长夜,天须放、玉漏绵绵",表达了对长夜美景的赞美,暗示着人们尽情享受这欢乐时光。
接下来,词句转向了对楼台之上人们的赏玩活动,"楼台人燕赏,歌怜皓齿,酒压青年",描述了人们在宴会上欣赏歌舞,青年们豪饮畅谈的场景,充满了青春活力。"恍世如蓬岛,人似神仙",则运用比喻,将元宵之夜比作仙境,人们仿佛成了神仙般快乐。
最后,词人表达了对盛世的喜悦,"喜是岁当大有,净尘氛、四海风烟",预示着丰收之年,国家安宁。"庆丰登,千门欢洽,万寿祝初筵",结尾处是对丰收的庆祝,以及对君王的长寿祝福,展现出浓厚的节日祥和氛围。
整体来看,这首词语言优美,画面生动,富有节日的喜庆和人间烟火气,展现了元宵节的独特魅力。
落日松杉黯自垂,英风萧飒动灵祠。
空传赤帝中兴诏,自折黄龙大将旗。
三殿有人朝北极,六陵无树对南枝。
莫将乌喙论勾践,鸟尽弓藏也不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