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月苕溪路,人看似若耶。
渔罾挂棕树,酒舫出荷花。
碧水千塍共,青山一道斜。
人间无限事,不厌是桑麻。
六月苕溪路,人看似若耶。
渔罾挂棕树,酒舫出荷花。
碧水千塍共,青山一道斜。
人间无限事,不厌是桑麻。
这首诗描绘了六月时节苕溪边的宁静景象。诗人以轻盈的笔触,将读者带入一条仿佛若耶溪般的清澈小径,人们在这里漫步,欣赏着沿途的美景。渔夫的鱼网挂在棕树上,显得闲适而自然,酒舫在盛开的荷花间穿梭,增添了诗意的氛围。碧绿的水面映照着千顷田地,青山斜斜倒映其中,构成了一幅和谐的田园画卷。
最后一句"人间无限事,不厌是桑麻"表达了诗人对这种淳朴生活的深深喜爱和向往,认为世间纷扰中,最让人满足的还是这田园的宁静与简单。整首诗语言简洁,意境优美,展现了宋末元初时期文人士大夫对于理想化乡村生活的追求和寄托。
黄金骄石崇,与晋争国力。
更欲住人间,一日买不得。
行为忠信主,身是文章宅。
四者俱不闻,空传堕楼客。
众人有口,不说是,即说非。
吾师有口何所为,莲经七轴六万九千字,日日夜夜终复始。
乍吟乍讽何悠扬,风篁古松含秋霜。
但恐天龙夜叉乾闼众,畐畐塞虚空耳皆耸。
我闻念经功德缘,舌根可算金刚坚。
他时劫火洞燃后,神光璨璨如红莲。
受持身心苟精洁,尚能使烦恼大海水枯竭。
魔王轮幢自摧折,何况更如理行如理说。
事遂鼎湖遗剑履,时来渭水掷鱼竿。
欲知贤圣存亡道,自向心机反覆看。
一林霜雪未沾头,争遣藏休肯便休。
学尽世间难学事,始堪随处任虚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