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画屏秋色.重九登姑苏城上作》
《画屏秋色.重九登姑苏城上作》全文
清 / 徐釚   形式: 词  词牌: 秋思耗

鹤市登高日。舒倦眼、万叠青山攒碧。

天外归帆,天际归云,断桥人寂。

花草记吴宫、但野烧荒原堆积。且放却、登山屐。

听城内哀笳,城边画角,无数通侯高第,建牙荣戟。

追昔。可胜悽恻。麋鹿散、苍茫无极。

阖闾基址,淮张宫殿,顿成遣迹。

欹帽战西风,凭栏泪湿穷途客。短发萧丝槭槭。

诸事总飘零,只有清秋过雁,凄断高楼颜色。

(0)
鉴赏

这首清代徐釚的《画屏秋色·重九登姑苏城上作》描绘了诗人登高望远时的所见所感。开篇“鹤市登高日”,点明了重阳节登高赏景的传统习俗,画面中鹤市(可能指苏州的市井)在秋日阳光下显得格外宁静。接着,“舒倦眼、万叠青山攒碧”描绘出满眼翠绿的山峦,给人以视觉上的清新与宁静。

“天外归帆,天际归云”暗示着远方的游子或战事的痕迹,而“断桥人寂”则渲染出一种孤独与寂寥的氛围。诗人感慨“花草记吴宫、但野烧荒原堆积”,昔日繁华的吴宫如今只剩下荒凉的遗迹,表达了对历史变迁的感慨。

“且放却、登山屐”流露出诗人暂且放下烦忧,欣赏眼前景色的决心。然而,听到城内的哀笳和城边的画角,又勾起了他对权贵阶层的思考,以及对往昔荣华的追忆,情绪变得“可胜悽恻”。

“麋鹿散、苍茫无极”进一步强化了历史的沧桑感,昔日的阖闾基址和淮张宫殿已成遗迹,只剩诗人独自面对这广袤的苍茫。最后,“短发萧丝槭槭”描绘出诗人落寞的形象,感叹人生如梦,唯有清秋过雁和高楼的孤寂色彩,陪伴他度过这凄凉的时光。

整体来看,这首诗通过登高所见,抒发了对历史兴衰、个人命运的深沉感慨,展现了诗人细腻的情感世界和对世事无常的深刻理解。

作者介绍
徐釚

徐釚
朝代:清   字:电发   号:虹亭   籍贯:吴江(今属江苏苏州)   生辰:qiú )(1636~1708

徐釚(qiú )(1636~1708)清代词人。字电发,号虹亭、鞠庄、拙存,晚号枫江渔父。吴江(今属江苏苏州)人。康熙十八年(1679)召试博学鸿词,授翰林院检讨,入史馆纂修明史。因忤权贵,二十五年归里后,东入浙闽,历江右,三至南粤,一至中州。游历所至与名流雅士相题咏。康熙皇帝南巡,两次赐御书,诏原官起用,不肯就。卒年七十三。
猜你喜欢

与之珍朝议秋日东田观鱼掷饼水中鱼食者众·其一

观鱼最是乐,莫作羡鱼心。

退而能结网,所得过千金。

(0)

皇后閤端午帖子·其一

川馆亲蚕后,宫房献茧初。

香缯争点画,綵缕竞垂舒。

(0)

皇帝閤端午帖子·其十

南方朱鸟司时令,东阙苍龙护禁扉。

万寿御觞端日举,祥风三殿绕云旂。

(0)

送崔谏议都运河东

行台西北接参墟,仗节重乘驷马车。

水是晋君沈璧后,地经唐叔赐圭馀。

蕃酋重足虔条教,部吏承风畏简书。

武帐岁终还奏事,康侯三接听新除。

(0)

送君为从事东归

秋半饬归艎,轻桡入水乡。

吴歌闻子夜,陶菊见重阳。

月浦鲵收浪,霜空鸟拂樯。

南冠归未得,潘鬓莫苍浪。

(0)

观灯玉台体十首·其十

日照花,七香车。歌舞平阳第,经过赵李家。

(0)
诗词分类
客愁 写山 写鸟 亲情 音乐 宫怨 贬谪 相思 惜春 惜时 宴会 桃花 愤世嫉俗 怀才不遇 长江 松树 写风 写草
诗人
张方平 区怀瑞 丁澎 宋登春 韩邦奇 高濂 郑用锡 何乔新 何中 龚敩 冯时行 谢与思 敦敏 郑岳 李正民 李中 徐照 乃贤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