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八六子.秦淮雪后,一碧成冰,万影都销,凄然赋此》
《八六子.秦淮雪后,一碧成冰,万影都销,凄然赋此》全文
清 / 易顺鼎   形式: 词  押[歌]韵

扫微波。泪华冰透,脂痕雪艳消磨。

记一绿流云不断,万红行雨曾过,影儿有么。

官河残粉犹多。葬玉浑教成冢,销金莫更名锅。

懒重问、画船如燕,茜衫如蝶,而今不许,私留月住,谁能暗把春窝。

奈愁何。青溪夜闻鬼歌。

(0)
鉴赏

这首词描绘了秦淮雪后的景象,词人通过对微波的扫除,展现出冰雪覆盖下的河水和凋零的花朵,暗示了一种凄冷、消逝的氛围。"泪华冰透,脂痕雪艳消磨"运用比喻,将泪水比作冰晶,昔日繁华的脂粉痕迹被冰雪掩盖,显得格外冷艳而消沉。

"一绿流云不断,万红行雨曾过"回忆起往昔的繁花似锦,与眼前的荒凉形成鲜明对比,流露出对过去的怀念。"影儿有么"则表达了词人对旧日人物踪迹的追寻,但已无处可觅。

"官河残粉犹多"暗示昔日秦淮河畔的繁华虽已衰败,但仍残留着一些遗迹。接下来的句子中,词人感叹美景不再,连名字也变得粗俗,表达了对昔日风华的惋惜。

"画船如燕,茜衫如蝶"是对昔日秦淮河上热闹景象的生动描绘,如今却只能在心中回味,"私留月住,谁能暗把春窝"表达了词人对美好时光的深深眷恋,以及对岁月流逝的无奈。

最后,"奈愁何。青溪夜闻鬼歌"以鬼歌渲染出更为凄凉的气氛,反映出词人内心的深沉哀愁,以及对秦淮河夜晚寂静中的孤独感。

总的来说,这首词通过细腻的描绘和深情的感慨,展现了秦淮雪后由盛转衰的历史变迁,以及词人对过往繁华的追忆和对现实的无奈。

作者介绍
易顺鼎

易顺鼎
朝代:清   字:实甫   号:忏绮斋   籍贯:龙阳(今湖南汉寿)   生辰:1858~1920

易顺鼎(1858~1920)清末官员、诗人,寒庐七子之一。字实甫、实父、中硕,号忏绮斋、眉伽,晚号哭庵、一广居士等,龙阳(今湖南汉寿)人,易佩绅之子。光绪元年举人。曾被张之洞聘主两湖书院经史讲席。马关条约签订后,上书请罢和义。曾两去台湾,帮助刘永福抗战。庚子事变时,督江楚转运,此后在广西。云南、广东等地任道台。辛亥革命后去北京,与袁世凯之子袁克文交游,袁世凯称帝后,任印铸局长。
猜你喜欢

吕公祠

金榜标新界,琳宫接旧城。

暮扉烟树紫,春水石桥清。

遗寝仙翁迹,崇祠圣主情。

尘劳俱梦客,非止一卢生。

(0)

诸君乘月携酒见过迟谢山人不至席上作

芳树长安道,春宵动旅愁。

一尊良宴会,四海尽交游。

玉漏寒频度,金河静不流。

清辉怜谢监,何事隔南楼。

(0)

寄答华子潜学士

自余辞汉省,君亦解文园。

雁信犹能达,鱼焚可重言。

风尘江上泪,花月梦中魂。

不及秦淮水,西流向国门。

(0)

病中答子约弟览毗昙之作

生年何自苦,栖病每经时。

高院闻蝉早,幽窗度日迟。

僧弥谙妙典,法护愧玄思。

欲遣迷方累,因君问药师。

(0)

送子安之太仓

明发辞林卧,遐心眷海东。

荒城春雨外,孤棹暮潮中。

岁月重来异,云山旧眺同。

如逢垂钓者,一为访任公。

(0)

浒墅逢岳东伯出山相送

烟水维舟处,偏伤首路神。

却怜乘雪兴,来送渡江人。

落叶催年尽,寒尊遣夜频。

知君入山后,相忆在风尘。

(0)
诗词分类
清明节 老师 冬天 边塞 孤独 讽刺 豪放 咏物 写花 闲适 牡丹 节日 写人 挽诗 惆怅 写雨 题诗 写景
诗人
赵善庆 刘安 蒋溥 顾宪成 蔡惠如 魏元忠 温庭皓 毛纪 卢多逊 朱穆 黎庶昌 陈宜中 石安民 韩滉 林藻 徐世隆 廖燕 袁郊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