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年何自苦,栖病每经时。
高院闻蝉早,幽窗度日迟。
僧弥谙妙典,法护愧玄思。
欲遣迷方累,因君问药师。
生年何自苦,栖病每经时。
高院闻蝉早,幽窗度日迟。
僧弥谙妙典,法护愧玄思。
欲遣迷方累,因君问药师。
这首诗是明代诗人皇甫汸在病中写给弟弟子约的一封回信,内容围绕着对佛法的探讨和对人生哲理的思考。首句“生年何自苦”,诗人以自问的方式表达了对生命中苦难的不解与感慨。接着,“栖病每经时”则点明了诗人当前的身体状况和生活状态,暗示了他正经历着病痛的折磨。
“高院闻蝉早,幽窗度日迟”两句,通过自然界的蝉鸣和时间的流逝,营造出一种静谧而深沉的氛围,同时也反映了诗人内心的孤独与对时间流逝的敏感感知。蝉鸣早起,似乎预示着生命的短暂与不息;而幽窗度日,则是时间缓慢流淌的写照,透露出诗人对生命意义的深思。
“僧弥谙妙典,法护愧玄思”两句转向对佛法的探讨,诗人提到僧侣们对佛教经典有着深刻的理解,而他自己则感到在深入思考佛法的奥义时有所不足,表达了对知识和智慧的追求以及谦逊的态度。
最后,“欲遣迷方累,因君问药师”表达了诗人希望通过佛法来解答人生的困惑,消除心灵的负担,同时也借由弟弟子约的来信,向药师菩萨(佛教中专门治疗众生疾病、解除痛苦的菩萨)寻求帮助和指引。整首诗在探讨生命、疾病、佛法与自我救赎的过程中,流露出诗人对生活的深刻感悟和对精神层面的追求。
日月真可畏,乌兔翻空猬。
春秋真可畏,龙虎食时蜚。
山河真可畏,失险无尊贵。
时心真可畏,覆手分千罻。
杀机真可畏,野血流腥味。
虚名真可畏,实祸从中沸。
崇高真可畏,釜满招人溉。
丹青真可畏,梼杌浮霜气。
尔室真可畏,漏影难私讳。
立身真可畏,失足多逢腓。
八者在天人,二者当前暨。
乾坤为斧锧,胎卵同歔欷。
夷险非一涂,燥湿终殊汇。
在天我何忧,在人我何忾。
在我宜独求,生安死亦慰。
虽畏君勿畏,古哲遥相谓。
相望在云中,流光依汉表。
孤心屡自危,远意凭飞鸟。
霄音甫一闻,窗日来初皎。
岂惟列岫昭,亦令幽岩皦。
物象起空庭,分晖及静窈。
偶因诵读馀,倚照观清晓。
不畏简编烦,独羞丹汗少。
良由时世殊,亦值贞元扰。
骚歌不足言,诗易同忧悄。
置书忘食事,感叹何时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