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杨芳草长亭路,年少抛人容易去。楼头残梦五更钟,花底离愁三月雨。
无情不似多情苦,一寸还成千万缕。天涯地角有穷时,只有相思无尽处。
绿杨芳草长亭路,年少抛人容易去。楼头残梦五更钟,花底离愁三月雨。
无情不似多情苦,一寸还成千万缕。天涯地角有穷时,只有相思无尽处。
这首词描绘了一幅春日离别的画面,以绿杨、芳草和长亭路为背景,展现了主人公对年少恋人轻易离去的无奈与伤感。"楼头残梦五更钟",表达了主人公在夜半醒来,听见报晓的钟声,梦境破碎,现实的离别之痛更加深重。"花底离愁三月雨",以绵绵春雨象征着无尽的离愁,使得情感更加缠绵悱恻。
"无情不似多情苦",诗人以对比手法,说无情之人不会体验到如多情者那般深深的痛苦,而实际上,正是这无尽的相思之情,如同一寸愁绪化作千万缕,难以言表其苦。最后两句"天涯地角有穷时,只有相思无尽处",揭示了离别后的无尽相思,无论时空如何辽阔,这份思念却是永恒无边的。
总的来说,这首《木兰花·春恨》通过细腻的景物描写和深情的内心独白,展现了晏殊对于离别之苦的独特感受,具有强烈的艺术感染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