鱼鳞雁齿镜中开,溅沫为霖遍九垓。
不用劫灰求仿佛,便从天汉象昭回。
桑坛法驾乘春转,鹤禁仙镳问寝来。
遥祝海隅同帝泽,年年长听属车雷。
鱼鳞雁齿镜中开,溅沫为霖遍九垓。
不用劫灰求仿佛,便从天汉象昭回。
桑坛法驾乘春转,鹤禁仙镳问寝来。
遥祝海隅同帝泽,年年长听属车雷。
这首诗是清代词人纳兰性德所作的《汤泉应制》,描绘了温泉景象与皇家祭祀的盛况。首句“鱼鳞雁齿镜中开”以鱼鳞和雁齿比喻泉水的纹路,犹如镜子中的倒影,形象生动;“溅沫为霖遍九垓”则形容泉水如甘霖洒落,滋润四方。接下来,“不用劫灰求仿佛,便从天汉象昭回”暗示温泉的神圣,不需借助劫灰(神话中的五色石)就能显现神灵的光辉,如同银河倒映。
“桑坛法驾乘春转,鹤禁仙镳问寝来”描绘了皇帝沐浴温泉的仪式,如神仙驾驭春光,仙鹤随行,显现出皇家的尊贵和神秘。最后两句“遥祝海隅同帝泽,年年长听属车雷”表达了对皇帝恩泽普照四海的祝愿,希望各地人民都能感受到皇恩浩荡,如同听到皇帝车驾的雷鸣声,寓意国泰民安。
整体来看,这首诗语言华丽,意境深远,既描绘了温泉的壮观景象,又融入了浓厚的皇家祭祀色彩,展现了纳兰性德的才情和对皇家礼制的深刻理解。
东邻采桑妇,西邻养蚕女,年年役役为蚕苦。
桐花如雪麦如云,鸣鸠醉椹叫春雨。
踏踏登竹梯,山烟锁春树。
不管乌台湿红雾,妾家有夫事犁锄,妾家有子尚啼饥。
春蚕满筐尚望叶,儿啼索食夫已归。
前年养蚕不熟叶,私债未偿眉暗蹙。
去年养蚕丝已空,打门又被官税促。
今年养蚕嫁小姑,催妆要作红罗襦。
妾身依旧只裙布,寒灯补破聊庇躯。
蚕兮蚕兮汝知否,安得茧成大如斗。
妾生恨不逢成周,治世春风桑五亩。
尧蓂五叶开元正,尧云五色辉紫清。
渔歌樵唱乐宽政,今日公堂弥兕觥。
江南春稚寒犹峭,东风先绿银峰草。
银峰百草皆何私,邀得东风来独早。
宽厚不愎父母心,父母万寿儿愿深。
老稚尽作斑衣舞,来听春风堂上琴。
黄金台上凝虚伫,碧云为捲琴声去。
要令四海皆阳春,不但银峰沐膏雨。
区区祝公在此诗,寸草莫报春阳辉。
秉钧暂借牛刀手,八荒开寿如尧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