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豁乾坤眼,山晴缘雨收。
夕阳流水绕,荒草白云浮。
柳荫小溪侧,樵歌古渡头。
凭虚发清啸,安得仲宣楼。
高豁乾坤眼,山晴缘雨收。
夕阳流水绕,荒草白云浮。
柳荫小溪侧,樵歌古渡头。
凭虚发清啸,安得仲宣楼。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宁静而空灵的山水画面。"高豁乾坤眼"开篇即展现出诗人眼界开阔,能俯瞰天地。"山晴缘雨收"暗示雨后山色更显清新,透露出诗人对自然景观的敏锐观察。
"夕阳流水绕"描绘了傍晚时分,流水潺潺,映照着落日余晖,增添了诗意的动态感。"荒草白云浮"则描绘了远处的草地和悠悠白云,营造出一种静谧而辽远的意境。
"柳荫小溪侧"将视线拉近,柳树下的小溪边,流露出田园生活的恬淡气息。"樵歌古渡头"进一步描绘了古老的渡口,樵夫的歌声悠扬,增添了生活的真实与质朴。
最后两句"凭虚发清啸,安得仲宣楼"表达了诗人的情感寄托。他倚栏远眺,发出清亮的啸声,渴望能有如王粲登楼那样的情怀抒发之地,流露出淡淡的怀才不遇之感。
整体来看,这首诗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山水景色,融入了诗人的情感,展现了宋末元初文人对自然与人文的深深热爱与感慨。